臺灣媒體《中央日報》網絡版20日發表評論文章說,敗選并不是負責任的結束,更不是競選承諾可隨意跳票的理由,人民要不要再給一個政黨機會,真的是要看這個政黨在面對高低起伏的政治之路時,有什么的態度與反應。
諾貝爾文學將得主泰戈爾曾說過一段廣為流傳的動人的話:“這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用這段話來形容不同政黨之間的關系,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有點夸張,不過,要此表達民進黨拒絕馬英九朝野協商的邀請,說這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似乎并不為過。
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最后選情緊繃時,蔡英文曾表示,勝選之后,最重要的責任就是穩定島內政局、穩定臺灣的經濟,以及穩定兩岸的關系,因此將會以協商式的民主進行朝野的良性溝通,與政黨之間的合作。當時蔡英文的這番話還曾讓很多人感到激賞,認為這是一種民主風范的表現。
言猶在耳,可惜,蔡英文的這番話,看來終究只是一種選舉語言罷了,并非發自內心。如果蔡英文當時說這些話的著眼點,真的是為臺灣、為人民,那么,為什么選完后,當國民黨以相同的出發點,邀請在野黨一起共商政事的時候,民進黨竟是完全是不假思索就直接拒絕呢?難道所謂的“朝野合作”,就只有民進黨為“朝”、別的政黨是“野”才能作數嗎?究竟在民進黨主事者的心里,有沒有掛掛念著“臺灣人民”,還是,人民也者,根本就只是權謀的掩護說詞而已呢。
選舉結束,難題一一上場,歐債、美國牛肉、稅改等等,沒有一件事情容易處理,而這些議題最后如何定案,其結果所影響的,也不只是國民黨的執政成績,更是關乎臺灣的未來,以及人民的生活──難道民進黨不關心、不在意嗎?做為臺灣最大的在野黨,且一直有“重返執政之路”的企圖心的政黨,面對這些攸關臺灣的重大議題,民進黨的想法與策略是什么呢?難道民進黨就只想保持一種“事不關己”、純粹是“看熱鬧”的路人甲的態度嗎?
記得蔡英文在“柿子風波”時,曾自比為“所羅門王前那位有愛的真正的母親”,然而,對照其在敗選后對人民、對臺灣顯現出一副意興闌珊的態度,看不出蔡英文和民進黨,是愛勝選的風光、權力的滋味更多一些,還是真的以天下蒼生為念?
評論說,敗選并不是負責任的結束,更不是競選承諾可隨意跳票的理由,人民要不要再給一個政黨機會,真的是要看這個政黨在面對高低起伏的政治之路時,有什么的態度與反應。看看民進黨現在這樣的態度,真不禁讓人感嘆:其器小哉!
如果綠營民代連跟馬英九面對談一談,都不肯,如何讓人相信這個政黨有“包容”的胸襟?真是“好佳在”沒讓蔡英文當選,否則寄望于她所說的“政黨合作、建立協商機制”云云,豈不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嗎!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