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華科技大學副校長李英明2日在臺灣《旺報》發表文章論述在亞太地區構建一個“中華經濟圈”,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信評機構惠譽再度大砍意大利、西班牙和比利時等歐元區國家的主權評級,使歐債危機更加蒙塵。全球相關經濟體,一方面嚴陣以待歐債危機,另一方面則積極尋找擺脫歐債的新出路,投入各種自由貿易區或區域合作的網絡之中,而亞太及東亞則成為全球經貿合作與博奕最亮眼的區域。
意大利面碗效應
亞太及東亞的經貿發展進程,是透過一系列雙邊或多邊自由貿易或區域合作協議共同推動的,日前亞太地區簽署的雙邊自由貿易協議多達47個,亞太東亞地區的相關經貿合作協議將會持續增加,這樣的發展形勢基本上形成一種犬牙交錯的自由貿易區與區域合作網絡,并且形塑“意大利面碗效應”,不同國家與地區之間有不同層次的經貿合作和互動關系,就如同意大利面條般卷纏在一起;而不能進入這個意大利面碗之中的國家或經濟體,就會面臨被邊緣化的危機,國際經貿空間會因此遭到極度的限縮。
亞太和東亞地區這樣的經濟互動與合作型態,從1980年代逐漸成形,進入21世紀更為豐富發展,而伴隨著這種發展而來的是,過去雁行形態的經貿運轉模式,逐漸向“竹節經濟”模式發展,不同國家和地區通過相互銜接,互相支撐,使各相關經濟體間彼此能一節一節地推高,形成多層級、多廠商、多國家地區間跨國跨區的意大利面式的生產網絡,并且創造多樣豐富的跨國跨區的產業群聚。
亞太和東亞地區這種生產網絡的形成,剛開始是由美日或歐洲直接投資所帶動的,但由于亞太東亞地區的開放,再加上竹節經濟效應,產業群雄并起,或大或小,層層迭迭的產業群聚并存,好像睡蓮葉在池塘中蔓生蕭長。竹節經濟模式和睡蓮葉式的分工形態縱橫交錯,構成炫麗奪目的經濟圖景。
臺灣以IT產品為主的高科技產業發展,基本上與亞太地區或甚至全球生產網絡的形成直接聯系在一起。竹科、南科以及中科三大科學園區的發展演變,基本上呈現了產業群聚的跨國跨區聯結與區位移動的現象;而為了因應竹節經濟的推高效應,臺灣的產業群聚的發展,逐漸由以制造為主的形態轉變為以研發創新為主的形態,并企圖成為全球或亞太東亞區域創新網絡中的重要節點。
兩岸四地 關系緊密
目前兩岸已簽署了ECFA,為了維系并擴大臺灣的經貿空間,臺灣必須善用ECFA,將其效用極大化發揮。ECFA的簽署,建構了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不只讓臺灣能進入亞太及東亞的經貿網絡中,而且也為建立中華經濟區跨出重要的一步。
為了因應全球及區域愈趨激烈的經貿競爭,兩岸四地甚至包括新加坡,可以共同推動中華緊密合作關系協定的協商談判,簽署相關協議。然后,以此為杠桿,讓中華經濟圈成為連結亞太與東亞經濟的重要節點或橋梁。
甚至,可以中華經濟圈為杠桿,采取“中華經濟圈協定加幾”的模式,將日、韓納入中華經濟圈的軸射版塊之中,讓中華經濟圈成為亞太及東亞地區經貿池塘中的“大王蓮”,擠身為與北美自由貿易區、歐盟等鼎足而立的重要經濟區。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