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壇早就存在“拗的政治文化”,不少政治人物對此道尤其擅長。臺灣《中華日報》今日刊載社論指出,民眾經過民主洗禮,已增強對事理的判斷力,許多政治“奧步”過去可行,現在已行不通了,“硬拗”、“瞎拗”的政治人物終將被人民厭棄。
文章摘編如下:
臺灣政壇早就存在“拗的政治文化”,不少政治人物對此道尤其擅長,因而取得一己的榮華富貴,臺灣政壇于是彌漫著投機取巧的不良習氣,認為能力、操守未必重要,只要“拗”得過關,也就“頭過身就過”了。
所謂“拗”,就是顛倒是非指鹿為馬。在“拗”的過程中,佐料不可缺,火候不能少,如炒作民粹、捏造事實,甚至到處牽拖。蘇嘉全被爆出“豪華農舍”風波,使他有展現“拗功”的機會,他仍寧拗不屈,就是相信依民進黨搞選舉的經驗法則,只要“拗”就一定能過關。他依樣炒作民粹,說是“外省人欺負臺灣人”、“國民黨要讓我家破人亡”。
但多數民眾對于他的說法普遍不接受,尤其是農民,他們生在農村,住在農舍,長在農地,關于農舍與農地的法律認知,已成為常識,蘇嘉全凡有說法卻在常識之外。其實“豪華農舍”風波沒有意識形態問題,打族群牌營造不出感染力。至于“國民黨要讓我家破人亡”云云,事實上要他捐農舍、賣農舍,建議他和洪恒珠“暫時離婚”者,都是他的綠營同志,和國民黨何干?
蘇嘉全陷入“豪華農舍”泥潭,關鍵是他錯估民眾的認知。民眾經過民主洗禮,已增強對事理的判斷力,許多政治“奧步”過去可行,現在已行不通了。故而,蘇嘉全雖已聲言將農舍捐給長治鄉公所,但對其農舍是否農地農用問題,依舊不能回避。
如果因為昔日年代“能拗便是贏”的政治生態而獲利,所以還要營造那種政治生態,圖能繼續展現“拗功”而取利,這正是“硬拗”之人可悲之處。臺灣的政治在進步,人民的民主素養在進步,他們卻寧可“倒退嚕”。
臺灣選舉雖有亂象,民主政治卻能因選舉而成長,靠“拗”起家的政治人物,想以此一招半式走江湖,被淘汰的命運就在眼前。還不到三個月,臺灣地區將選出新的領導人,在競選過程中民眾會睜大眼睛,檢驗哪位參選人才是臺灣所需要的領導人。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