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新新聞周刊》日前刊發專欄文章說,當電視臺觀眾變得單一化,主持人、來賓便不自覺地投入了如此單一群眾的懷抱,往往不分青紅皂白地因人們的致意、恭維而面露得色,享受那樣的虛榮夢幻,一旦“忘了我是誰”,便距離“一流”遠甚。
全文摘編如下:
近來,不少方面對電視媒體的名嘴現象提出了大量質疑。的確,這是臺灣電視媒體的特殊景觀,一般民眾私下的惡感(還不只是質疑)早就充斥許久。
電視媒體對時事進行專家評論,本是必要與應當,既能有助于觀眾對時政的了解,也能因而發揮對政治人物言行的監督作用。可是也許與臺灣媒體過多以致高度競爭有關,媒體基于在收視上有其一定效益的考量,于是紛紛開辟時事談話性節目,如此一來光怪陸離的狀況便一一出籠。
這樣的節目,在制作上非常簡便,只要選定一兩個人主持,邀上幾個來賓,不論錄影還是現場,都不需要太多花費;雙方面嘴巴一張,一兩個小時的時段就此應付過去,重播起來也不傷腦筋。以臺灣社會走過言論貧瘠、走過政治激情這樣的環境,一度還真不怕沒有人看,也真不怕找不到播出的正當性。
不過,同一個晚上在同樣的幾個時段,播的都是同樣類型的談話性節目,甚至由于追求熱門,談的也是同樣的話題。有時候,在不同的頻道,基于錄影與現場有別,還會出現同樣的面孔。
正因為制作簡便,于是又在及時性的考量下,白天的新聞時段也開談話現場,往往在同一個頻道,白天、晚上談的是同樣的題目,間或連來賓也沒有多大的變動,只不過主持人易手而已。
起初這類節目為了平衡觀點,找的是不同政黨的人,久之這樣的來賓還沒張嘴,觀眾就已經知道他會說什么;說不定,為了表現立場,還故意唱異調。有人就批評,談話性節目硬是要各說各話,硬是要讓明明可以有共識的問題搞得沒有共識。
于是,為了好像讓一個問題可以做到深入討論,逐漸形成來賓的同質化,幾個人論調一致,立場一致,談起來沒了干擾與爭吵。如此盡情發揮的結果,觀眾也變得單一化;或者說,為了服務特定立場的觀眾,電視臺做了取舍:合者來,不合者去。彷彿某些電視頻道繼同樣的時段、同樣的話題、同樣的來賓之后,進而只要同樣的觀眾。
當觀眾也變得單一化,節目便與觀眾結上了共生關系,主持人、來賓即使本來還有些做為媒體人或學者的專業素養,都不免產生“自家人”的薰染效應,不自覺地投入了如此單一群眾的懷抱,諸如人來瘋、媚眾、附和等等,便容易成為自然的習慣。本來,公正、超然就需要更多的自制、自持、自省為前提條件,但是當單一情境發生,這些原就有其困難的前提條件的作用力,會變得薄弱而式微。
我們常看到名嘴出現在人群時,受到人們的致意、恭維。有些出于真心,來自對任何“明星”的莫名崇拜;有些在致意、恭維之后,轉頭就嗤之以鼻,數落一堆。但名嘴往往很難分辨,便不分青紅皂白地因而面露得色,享受那樣的虛榮夢幻。
真正的名家胡佛教授說,“一流的學者,不上電視”,其實,“學者”二字也可以換成其他身分的人。只要過度頻繁曝光,時常會在忘其所以之余,“忘了我是誰”,那便距離“一流”遠甚。
因此,名嘴荒腔走板,一點都不意外。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