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是臺灣的“祖父母節”,臺當局“教育部”希望從今年開始,訂定并推動祖父母節活動,讓阿公阿嬤(爺爺奶奶)這些長輩能有屬于自己的節日,也讓所有當孫子孫女的后輩,能更親近他們的祖父母。
臺灣《聯合晚報》29日發表社論指出,在臺灣高齡化、少子化雙重趨勢下,產生一個對比現象:高齡化族群比重日增,當局需要及早規劃高齡社會的照護和社福機制;另一方面呢,少子化的事實,造成每個孩子都是寶,甚至有寵成“小霸王”的危險。以前“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大家庭倫理隨風而去,而現今孫輩多不識爺爺奶奶的名字和生日,疏離的現象所在多有。老人社會雖屬現實狀態,但老人感受的卻可能是不被尊重的冷酷!
近日來,不少新聞報道證實了這項憂慮。年輕孩子寧可獨占博愛座,亦不肯讓座懷孕婦女;清大學生在老人提醒應讓位博愛座時,竟惱羞成怒揮拳動粗。這些個案引起島內社會騷動,曾幾何時,連讓座于老弱婦孺這樣簡單的做人道理,對年輕一代竟成“難能可貴”的奢求。舉手之勞的讓座,在網絡上竟出現“同樣花錢買票,為何應該讓座?”的論調,的確令人感嘆,有些年輕人自我利益的意識太強,缺乏對老弱的禮讓和同情心,這股淡漠的氣氛將耗損社會友善互助的核心價值。
社論指出,關懷長者,隱含了“人人皆會老”這樣的生命經歷反省,畢竟人人都可能需要旁人的協助。尤其在承襲儒家倫理的社會中,老年人并不只是坐待奉養的族群,往往仍以其它方式貢獻于家庭和社會。在當今雙薪家庭成主流的時代里,許多祖父母級長輩,默默承擔了替子女分擔經濟壓力、花時間照顧孫兒的責任,他們理當得到該有的感謝與尊重。有個祖父母節,至少能像母親節、兒童節、父親節等等,子女兒孫們來趟家族團聚,兒孫輩能有定時問候致意的機會,集象征與實質的雙重意義。家有祖父母,從增加互動,進而理解人生不同歷程的變化,年輕人應較能體諒老年人的需求,從而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才是祖父母節真正的價值!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