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華日報》今天發表社論,針對臺“衛生署長”楊志良痛斥部分媒體報道既無專業、也無倫理,等于制造社會恐慌做出分析。社論摘錄如下:
民主講求言論自由,但也要為言論負責,尤其所發言論為專業范疇,而又非自己的專長,那就要特別謹慎,最好是“藏拙”;不然,就應請專家來說話。
泛政治化的臺灣社會,所謂專業,還得先經過政治過濾,不合乎己方政治立場的專業,常遭污名化。更可怕的是,外行人提筆為文,開口罵人,儼然一副專家模樣,拆穿了,就是為政治服務。
這個現象,常見于“名嘴界”。名嘴似已成為新興行業,他們的職業需要,在于為新聞事件、社會現象發言,而某些電視臺政治立場分明,其言論必須“從立場看天下”。這等名嘴日夜上電視,不是專家,卻又要顯現權威,于是出現如“衛生署長”楊志良所說:“連常識都沒有!”
楊志良鑒于H1N1疫苗被說得彷如“毒針”,譬如有一篇文章標題為“疫苗奪命?”雖打了問號,實際內容卻是驚嘆號。為何打問號?搞文字的人都明白,那是油條做法,一旦被行家看破,有此問號在,表示對自己的言論也是存疑的,所以不必負責。
楊志良說:“曾有四五個名嘴在節目中,連續說這個疫苗不能打。”這當然會影響人民施打H1N1疫苗的意愿。未施打疫苗的美國人民已死了一萬多人,如果臺灣任由非專業的名嘴嚇唬老百姓,一旦新流感成為流行病,這個責任誰來負?
楊志良之言有效嗎?很遺憾,被他點名的媒體反而批評得更兇,好像楊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回擊的題目。而批評人的人,仍然沒有從專業出發。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