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比喻改革像拔牙,臺灣《中華日報》今天的社論指出,改革步伐不能停,就得忍受這種像拔牙一樣的必然的痛。全文摘錄如下:
很多人都有拔牙經驗,打麻藥針時會痛,麻藥效力消失后,牙已拔掉,但還是痛。忍住前痛后痛的目的,是為了拔掉蛀牙,如果不愿接受拔牙之痛,蛀牙還在,蛀牙所造成的痛會更痛。
國民黨馬主席比喻改革像拔牙,一定會痛,但改革步伐不能停,就得忍受這必然的痛。蛀牙之形成,是長期不注重口腔衛生,但蛀牙的危害不只是某顆牙齒的問題,有可能延害其它牙齒,如牙周病沒有根治,許多牙齒都會遭殃。政治蛀牙亦然,壞牙拔掉只是治標,治本之道,在于“政治口腔”的健康,否則壞一顆拔一顆,就永無寧日了。
壞牙未必非拔不可,這方面凡牙醫都懂,譬如矯正,清除部分蛀毀的牙面等,不過這都得未雨綢繆。同理,有顆“政治牙”出現健康警訊時,提早防制惡化,也是必要的措施。
牙齒拔掉了,如果是乳齒,那是牙齒的成長過程,新牙不久就會長出來,毋需憂慮。若為成人,就得補牙、植牙,以維持牙齒功能。政治拔牙當屬后者,就像政黨輪替,壞的下臺,好的上陣;又像黨內改革,在于促進代謝,不良的去掉了,能力強的出頭了。
“麥子不死,總會長出芽來”,改革,就是泥土里的種籽,只要勤于灌溉,綠油油的新芽一定會破土而出。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