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晚報》12日社論,通過對一些島內社會常見的數據嚴重過時的情形進行分析指出:要想讓施政更貼近民眾,就要讓經濟數據的意義更能反映庶民需求。文章摘錄如下:
今天有一則小小的新聞,見微知著,描述了一個不算不重要的社會現象。關于兒童搭車的車票、游樂區門票等,要怎么認定呢?臺灣的相關法律規定,未滿12歲算兒童。但過去一般公共場所的習慣,是以身高未滿140公分為標準。這個用了幾十年、約定俗成的標準,現在卻有了爭議,因為現在小孩子的體格好,往往還不到12歲就已超過身高140公分了。
小事一件,卻說明“數字會說話”是有迷思的。現代社會充滿各式各樣的數據,作為一般人行事的參考甚至“政府”決策依據。但如果數據過時了呢?如果數據指針的制訂有問題呢?小自游樂區門票,大至全臺灣的發展方針,都可能會出問題。其實,臺灣這種數據嚴重過時的情形,到處都有。以交通事故的裁決來說,不久前媒體曾經報道,交通單位提供給法院用來判決,有關車輛時速多少則煞車痕跡多長的數據,竟然是二、三十年前的數據,和現在車輛性能完全不符。這樣老舊的數據對于車輛肇事責任的判決影響有多大?實在難以想象。
不同的數字,會說出不同的話。例如有人眼中只看GDP,但現在有人更主張“綠色GDP”,將傳統GDP中扣除自然資源耗損之經濟損失,以及為恢復生態平衡或彌補資源損失而花費的投資。譬如有人在行水區投資蓋飯店,雖然創造高額產值,但后來“政府”卻花了更多錢整治該地河川,加上可能的人命損失,所以其創造的產值其實是負的。
再以最近“行政院長”吳敦義提出的“庶民經濟”概念來說,也是如此。當局和學界一般常用的經濟指標,未必能夠反映民眾的真實經濟生活景況,所以當當局以各種經濟指標告訴民眾景氣好轉時,民眾卻常常沒有相同的感受。“內政部長”江宜樺剛上任就提出要調整“貧窮線”的標準,因為舊有認定低收入的標準已不符實際。可見得,要想讓施政更貼近民眾,就要讓經濟數據的意義更能反映庶民需求。
數字會說話,但不同方式產生的數字,說了很不同的話,不要讓過時的數字產生誤導作用!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