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昨天連續針對陳水扁案后續問題做出兩項重大決議,一是對陳水扁的黨籍問題,以冷處理、自動除名生效方式,降低對扁開鍘可能引發的內部爭議;另一個則是針對制度性問題,將“國務機要費”與特別費掛鉤,希望透過“修法”方式解決這個歷史共業。
香港中評社今天的分析文章對此指出,民進黨的天秤很清楚地朝陳水扁傾斜,對扁案內容輕輕帶過,選擇性凸顯制度問題。
文章分析:民進黨面對陳水扁案所引發的政治道德、司法人權與政治沖擊,確實讓人有失去平衡性的感覺。首先,一味強調司法人權,卻忽略曾經位高權重的陳水扁應負的政治道德與操守,沒有用高分貝譴責陳水扁及其家人對社會造成不良示范;其次是,小心翼翼處理黨內的政治沖擊,深恐用開鍘手段,開除陳水扁的黨籍,激化挺扁群眾與“獨派”社團強力反彈,以自動除名方式來淡化陳水扁被民進黨掃地出門的事實。
就民進黨立場而言,這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如此做法的唯一目標,就是降低陳水扁案對民進黨與綠營內部分化,不想節外生枝又激起黨內“挺扁VS反扁”情緒。
但是,不愿虛心檢討、不敢誠實面對陳水扁、從而不愿面對歷史與現實的民進黨,臺灣人民愿不愿意再給民進黨機會重新站起來?民進黨有沒有機會重新爭取人民的支持?民進黨的處理態度不免讓人留下許多問號。
就態度而言,過去被開除黨籍案例中,不乏有人先主動退黨以規避被開除黨籍的命運,陳水扁也看到黨章內規的“巧門”,因此,在去年8月15日民進黨臨時中常會召開前夕,搶先一步主動發表聲明退出民進黨,使得中常會無法對其動用黨紀,后來交由廉政委員會調查處理,廉政會在去年10月9日做出決議,陳水扁一審判決有罪予以除名。
現今,陳水扁果真被判一審有罪,按理說,民進黨中央可以循例再予開除黨籍,但是,忌憚于刺激綠營支持者,也不愿見到黨內再因扁案起內訌,最后達成以除名自動生效方式處理,不開會也是一種政治處理。這說明了陳水扁是民進黨的不可承受之重。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