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行政院主計處”日前公布臺灣經濟統計數據,臺灣于2007年底平均每戶家庭的資產凈額升至927萬元(新臺幣,下同),同時負債也攀升至161萬元的歷史新高。臺灣《工商時報》今日發表社論說,這項臺灣經濟統計數據美中不足的地方是,無法告訴我們島內財富分配的情況,也無法讓我們了解臺灣社會財富集中已嚴重到什么程度。
社論指出,在經濟學里,非但重視生產、所得、消費這些流量指標,更重視企業及家庭部門的資產存量指標。因為經濟的走向終究是決定于這些經濟存量,也因此在亞當斯密發表《國富論》之前,英國早已展開經濟調查,并據以推估英國的資產;此后法、美、德、日等也紛紛投入調查。直到如今日本仍定期辦理調查推計,近10年曾分別公布1999年、2004年的家計資產分配情況,以讓外界了解日本家庭部門的財富差距。
資產分布于家庭、產業及公職機關等幾大部門,只有不斷累積資產存量,才能有充足的生產、消費能力,以帶動經濟成長。換言之,今天民間投資所以重要,非僅是投資的那一刻會帶來采購商機,更重要的是有了投資所累積的資產存量才足以提升生產力;而家庭消費是否闊綽,除了受當年所得的影響外,家庭資產的厚薄恐怕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社論強調,臺灣民眾生活在一個流量統計為主的社會,每天股價漲跌、出口升降、消費強弱影響了民眾對經濟的判斷,各部門資產存量的變化反而沒有獲得應有的重視。如今每年公布一次的臺灣經濟統計,雖可彌補存量統計的不足,但由于這些資產存量系由財稅資料等公務統計估算而得,并非透過調查推計出來的,因此無法據以評估臺灣社會財富差距的實況,相較日、韓,這樣的臺灣經濟統計數據明顯是不足而有缺憾的。
事實上,臺灣曾于1991年前后辦過企業部門、家庭部門的經濟調查,其中家庭部門的資產報告也于1992年對外公布。這份家庭資產調查,除了讓我們了解當時臺灣平均每戶家庭資產凈額526萬元外,也讓我們了解最富的20%家庭財富(資產)是最窮的20%家庭的16.8倍,遠高于當年家庭所得差距4.97倍。
[責任編輯:王賽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