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兩岸松綁解套,只是給臺灣創造了一個通路或平臺,能否因而獲利賺錢,一切都要看臺灣的真本事。以大陸游客赴臺觀光而言,這要靠當局及相關產業有效創造臺灣吸引大陸游客的魅力,如此才會有源源不絕的客源。
文章摘錄如下,
大陸游客赴臺,時冷時熱。如今又出現每天僅約千人的冷清場面。有人說是淡季,有人說是因為新流感,卻唯不見有人想一想:是否臺灣對大陸游客的吸引力出現了基本面的問題?臺當局開放兩岸觀光已屆滿周年,馬英九之前曾表示一年會有600億(新臺幣,下同)商機,但是至今只有160億,遭到在野黨諸多責難與臺灣旅游業者的質疑。臺灣“觀光局副局長”郭蘇燦洋表示,主要是受到H1N1新流感影響,等到這個陰影過去之后,赴臺觀光的大大陸游客人數一定會有所突破。“觀光局”樂觀估計,等到2012年,赴臺的大陸游客一年就可以達到120萬人。
有了魅力客源才會增加
其實,兩岸的觀光首先是一個市場問題,這里涉及到一個兩岸經貿交流的根本基礎。兩岸松綁解套,只是給臺灣創造了一個通路或平臺,能否因而獲利賺錢,一切都要看臺灣的真本事。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郭蘇燦洋指出,原先預期今年大陸到臺灣的觀光客會有70萬人,上半年到6月30日為止,大陸游客共有365500人,所以比較審慎樂觀的話,今年應該有60萬人。從數字客觀地看出,馬英九交出今年大陸游客赴臺的這張成績單并不及格。
以大陸游客赴臺觀光而言,這要靠當局及相關產業有效創造臺灣吸引大陸游客的魅力,才會有源源不絕的客源;畢竟來客大多是自掏腰包的大陸人,最后總要有“不虛此行”的感覺才行。倘若反而留下“又貴又不好玩”、“不來遺憾終生,來了終生遺憾”的口碑,自是難以為繼的。
[責任編輯:王賽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