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籌組、由海貿會會長李水林率領的“兩岸經貿促進考察團”,團員涵蓋6大公協會、40家企業,共計77名團員,昨天開始在臺灣地區展開采購面談,后續還有14個采購團將在年底前入臺,協助拉抬臺灣地區景氣。香港中評社今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大陸這一連串措施,對臺灣地區固然有很大的幫助,兩岸若能以強化經濟戰略合作角度取代“散彈槍”式的采購,不止效果更大,更是加強產業分工,推動兩岸產業競爭力的契機。
文章說,這波入臺采購手筆相當大,誠如率團訪臺的海貿會會長李水林強調,“只要臺灣地區生產的,大陸有需要的,能夠從臺灣買,就從臺灣買,”采購金額上不封頂。但從大陸采購團源源不斷來臺的一系列動作看來,這一波的惠臺政策還是停留在最基本的層次,很可惜沒有進一步擴大到經濟戰略合作的層次。例如,大陸為了臺灣地區這一波受創最深的面板(TFT-LCD)產業,加大對臺采購力道,買了很多生產彩電所需的各種尺寸面板;但這些訂單對二線面板廠財務困窘的壓力幫助有限,兩岸若能進一步合作,由大陸協助挹注資金,進行產業整并,未來兩岸將可以擁有位居全球領導地位的面板產業,把韓國拋得遠遠的。
文章強調,臺灣之前一直被民進黨的思維所牽制,認為臺灣好不容易發展起來的“二兆雙星產業”(面板與DRAM)不能被大陸捧去,以致這一波馬英九宣布對陸資開放的近百個項目,既不包括面板,也不包括最近慘到不行DRAM。以DRAM來說,非臺塑體系的業者現金燒光都已經快掛了,臺灣地區的銀行也不肯再借錢,馬英九此舉儼然是寧可看著企業倒閉也不肯大陸施以援手。
從這點可以凸顯,盡管馬英九的兩岸經貿政策比民進黨開放很多,對大陸還是存在芥蒂;可以容許臺灣地區企業毫無限制的與美、日合作,卻不能以同等的標準與大陸企業合作。由于面板與DRAM兩個產業,都是臺灣的優勢,現在只差沒有足夠的現金,兩岸合作可以取得共同獨霸全球市場的機會,未來所達成的綜效絕不止是入臺采購商品這么低層次的惠臺措施而已。只要從經濟戰略角度出發,兩岸經貿合作的空間其實是無限寬廣。
[責任編輯:王賽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