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壇耆宿柏楊溘逝,家屬將依其生前所囑,將骨灰灑在綠島海面;如此,他的遺蛻將回歸自然。柏楊的生平與著作,反映了將近一個世紀以來的時代變遷;而他從時代變遷中引發(fā)的文化反思,則從此走入歷史。
柏楊一生,歷經(jīng)了戰(zhàn)亂的危難、流離來臺的艱辛、臺灣威權時代的白色恐怖、臺灣解嚴與民主進展、首次政黨輪替、八年內耗空轉,以及二次政黨輪替的序幕。
他早期的名著如《異域》,抒寫的是戰(zhàn)亂流離中軍人的悲劇,他后期的通俗化史著則凝聚了他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的批判;而他一以貫之的堅持,是對人權的捍衛(wèi)與對時政的針砭。無論捍衛(wèi)或針砭,其實均閃爍著公共型知識分子的淑世關懷。
正因為他對人權與民主的向往,柏楊曾為實現(xiàn)了政黨輪替的民進黨熱情歡呼;可是,后來陳水扁當局的貪腐與封鎖卻令他黯然神傷,大選前陳水扁一度提出“戒嚴論”,更令他不勝驚悸。
今年春節(jié)時,馬英九專程去探病并請益,他特贈所著史論中有關魏征與唐太宗的摘錄,顫顫巍巍地忠告馬“要聽諍言”。顯然,他雖期待二次政黨輪替能使臺灣振衰起敝,但也認為若要重開繁榮局面,主政者必須有采納諫諍度量與慎思明辨的能耐。
首次政黨輪替讓柏楊失望,他在世的最后時段頗寄望于未來的新當局。但愿未來綠島海面的碧波能見證:柏楊的此一寄望未再落空。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