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媒體政治的時代,選民絕大多數的政治信息來自于傳播媒體,但傳播媒體對于選民的影響,潛移默化的長期效果遠比突發性的短期效果來得更為重要。嚴格的說,昨天所舉行的首場“總統”政見辯論會,其實完全可以將其拆成為兩個時空、性質截然不同的事件。第一階段的“公民提問”可說是地地道道的政見發表會,而第二階段的“交叉詰問”與最終結辯則是大家所較熟悉的政治辯論會。
第一階段是馬英九經營的戰場,也看得出來他確是有備而來,第二階段當然就轉成是謝長廷期待的戰場,而他打馬的機鋒與力道也確實獲得展現。
還在口水戰 謝難加分
或許謝長廷是想以此局扭轉劣勢的企圖心太強,反而造成壓力太大,一上臺表情稍嫌僵硬,還頻頻低頭看稿、甚或語塞;這樣的表現與平常在鏡頭前口才便給有著顯著之落差,反而原本自承口才不如謝的馬英九,針對謝的不自然表現,還可能順勢跳脫口才不如謝的傳統印象。
臺灣《中國時報》有關文章說,謝整場皆以攻擊作為主軸,除抓住機會先虧馬、再回答問題外,更于交叉論辯時貫徹原本選戰策略主軸人格特質攻防,直指馬的綠卡、政績不良、特別費被起訴等;此舉雖可能是謝預先設定的戰法,但是有可能會造成選民心中的疑問:“怎么謝還是猛打這些類似口水的東西?”有口水凌駕政策論辯的疑慮。
謝不斷地以高亢的聲音、激動之表情來批評馬特別費被起訴,選民可能會有稍嫌刻薄之感;畢竟現今要選的是“總統”,應有一定的高度與格局,謝只鎖定馬的特別費被起訴連番猛攻,卻刻意不提其兩次被判無罪,與選民對大格局“總統”的期待恐有落差。
辯論結束,原本期待以此加分的謝長廷,恐怕會失望。
馬沉著應對 穩定自如
相較之下,一貫承認自己口才不佳的馬英九昨日卻是有備而來。整場辯論會上一直表現得溫文爾雅,沉著冷靜。并沒有對謝長廷的口水炮轟做出太大的反擊。而是把辯論重心放在政策問題的解答上面。相比起謝長廷的“猴急”表現,馬英九略勝一籌。
在整場辯論會中,馬英九的主軸策略,環繞不“鎖國”的開放心態,以及未來規劃的大量公共建設,作為任何政策的配套或引言,試圖帶給民眾一個變革的新氣象。馬英九從頭到尾都努力維持高度的正面能量,嚴謹而溫和,給人與以往一致的感受,并沒有因為謝長廷偶爾言語的擠兌,亂了陣腳,在表現穩定度上,出人意表。
提問太多 無法深答
昨日“總統大選”公民提問電視辯論,結束后,各方響應紛紛。臺灣《聯合報》有關文章指出,這次公民提問數量太多,相對之下,兩位候選人回答內容的質量不高,交叉詰問時間也太短,希望下一場辯論會的辦法能更臻完善。
公民提問頗能反映社會各階層的多元觀點,值得嘉許,但問題是整場時間極為有限,卻有多達廿位公民提問,且范疇過于龐雜,容易失焦。建議第二場辯論會時,提問應減少且更聚焦。其次,兩位候選人每個問題回答時間過于壓縮,結果回答都很精簡,只能蜻蜓點水,難以深入,無法詳述具體解決問題的策略和辦法。人民不免對候選人的實問虛答感到失望與挫折;候選人可能也會因難以發揮而抱怨不已。下一場辯論建議每個問題至少要有五分鐘的回答時間,讓候選人能適度暢所欲言、完整表達。最精采的第三階段的交叉詰問,時間不夠,高潮剛起,馬上就落幕,讓人頗有淺嘗即止、意猶未盡的感覺。建議下回辯論時增加時間,期待雙方激起更多的火花,讓辯論會成為名符其實的辯論,而非像是一場口試而已。
“總統大選”電視辯論,不同于各種辯論比賽,其原因是此辯論的政治色彩較濃且攸關整個臺灣的發展及其未來“總統”的定向標準。誰贏得比賽,誰獲得最佳辯士也許都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候選人能否透過這次政治傳播的時機,展現出執政者應有的高度、氣度與風度,如此臺灣人民才有可能將一次次的“總統大選”電視辯論,視為公民教育的絕佳時刻,并作為提升臺灣政治文化的重要良機,而不僅僅是一場場精心制作的表演大秀而已。(高斯斯)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