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引起社會撕裂危機的根源,只有一個,那就是傳統政治文化和制度,偏離了民意。”
“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近日德國媒體報道,北部城市布倫瑞克市政府證實,正在調查300多起難民騙取社會福利的案件。類似的難民“欺騙事件”不只是涉及社會福利,偽造年齡以騙取居留身份的現象也不少見。目前,在意大利被擊斃的柏林卡車恐襲案嫌疑人阿尼斯·阿姆里正是其中一例。
從維爾茨堡火車砍人案,到羅伊特林根街頭砍人案,再到安斯巴赫音樂會爆炸案,2016年,這些暴力犯罪的嫌犯,多為難民或難民申請者。盡管有關當局一直強調,這些都是混入難民群體的個案,不要以偏概全地看待,然而恐慌之下,“難民”“恐怖主義”這兩個詞在民眾心中的關聯,愈發顯得微妙。
開放邊境,難民大量涌入,而核查機構人力嚴重不足,給恐怖分子帶來可乘之機;恐怖襲擊爆發后,增加社會不安全感,民眾易遷怒于政府的監管不力,給了右翼民粹勢力抬頭的土壤;面對支持率走高的右翼民粹黨派,人們又開始擔憂“新納粹”卷土重來,反對實行嚴格的難民監管,反對建立難民隔離區……“難民潮”“恐怖襲擊”“右翼抬頭”,2016年德國乃至歐洲面臨的三大危機,開始糾結為一個周而復始的死循環。
其實移民一直是建設歐洲的一支主力。在德國8000多萬人口中,約21%有移民背景,柏林的這一比例更是高達1/4。移民德國,是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面對那些為了求生逃往德國的難民,理解和同情的聲音并不在少數。以調查新聞聞名的《明鏡》周刊,曾在卡車恐襲案后發表評論,稱“歡迎移民的政策是對的,是人道主義的責任;只有制造恐怖的那些人是罪犯,而不是某個族群或群體”。
外來移民要來歐洲討個好生活,而歐洲也要用移民補充勞動力的巨大缺口,這使得主流媒體對實際存在的問題諱莫如深。2015年底,科隆發生大規模性侵案,在如此重大的事件前,德國主流媒體還是在慣例下“失聲”三天。此前令人唏噓的“弗萊堡奸殺案”新聞發布現場,發言人也是在記者的連續追問下,才被迫承認犯罪嫌疑人的難民身份。“當我們希望嚴懲那些罪犯時,媒體卻又在強調善待難民,仿佛身為難民的不幸能為犯罪開脫。”在2016年11月底西德廣播電臺的一檔節目中,一名現場觀眾解釋他為何對難民話題產生了厭惡、逆反心理。
有政治學專家指出,“這一心理很容易被右翼勢力利用,成為他們競選拉票的手段。”已經過去的幾個聯邦州選舉中,可以明顯感到傳統大黨支持率下降,右翼民粹黨派支持率急速上升。在2016年9月的柏林大選中,反對難民政策的德國選擇黨首次參選,就獲得了14.2%的支持率,只比第二位的基民盟少了3.4個百分點。
在深度融合的現代社會,越是敏感的問題,越應該擺上桌面,而不能藏著掖著。沒有人希望因為戰亂而流離失所的難民無處安身。“政府和媒體應該反思,有多少人是因為民意得不到代表,找不到合適的申訴途徑,而被迫走上了越來越‘右’的道路。”正如學者強調的,“所有引起社會撕裂危機的根源,只有一個,那就是傳統政治文化和制度,偏離了民意。”(馮雪珺)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