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科隆9日爆發多場示威活動。一邊是,女權運動者抗議新年前夜發生在科隆等地的集體性侵事件;一邊是極右排外集團指責政府難民政策“縱容無極限”;另一邊是聲援政府、支持開放難民政策的左翼人士集會;而警方則派出上千警力,用高壓水槍和警棍控制幾處失控的現場。
“用143名警察對付強奸犯,用1500名警察對付示威者”“德國不歡迎‘奸民’”“難民將讓德國長久苦難”……各種標語、標題充斥著德國各種媒介。示威在對立,觀點在對立,媒體在對立,民眾也在暗自站隊。集體性侵事件的快速發酵,就像一針催化劑,迫使德國社會重新檢視總理默克爾的“開門政策”。一些人在問,面對難民潮,德國是否有必要比其他歐洲國家顯現得更大度,德國是否有必要讓整個國家充當“政客個人愛心泛濫的試驗場”。
答案不很清晰。對身處苦難的難民伸出援助之手本沒有錯,站在人性或道德角度來說,甚至應該受到推崇和褒揚;但從國家治理的角度看,大批難民在短時間內涌入,勢必會引發社會問題,一味強調包容,而相應的法律、安全、管理、安置、教育、職業、生活等配套制度和服務跟不上,只會引發顧此失彼的諸多惡病,危害到本體健康。
沒有人否認大多數難民都安分守己,但包括默克爾本人也開始承認,確實存在一些“問題難民”,需要對他們采取嚴苛法律。但目前德國朝野及社會關注的焦點顯然已不是“問題難民”個體,而是業已進入德國的110萬難民究竟會不會成為定時炸彈,“問題難民”會不會間歇性出現并使德國今后需要長期面對“難民問題”。
自打向難民敞開大門的頭一天起,默克爾就在強調“融合”。她很清楚,想把吸納的難民轉化為德國經濟的正能量,就要幫助難民快速融入德國社會。但是,吸納上百萬不同信仰、不同價值觀的群體并指引他們融入社會,恐怕不是給一筆救濟金、教幾堂德語課、發幾本法律書那么簡單。融合需要時間,需要過程,需要技巧,更需要全社會更廣泛、更長期的寬容和包容。
默克爾的開門政策,敞開的是德國面向難民的那扇國門,但德國民眾心里的那扇門,還沒有真正打開。
沒有人知道難民潮的終點何在,沒有人知道目前每天涌入1000名難民的狀況何時結束,但德國收容難民的能力是有限的。此刻的德國,恐怕不僅需要默克爾設定上限和期限,還要為已經入境的難民群體打造一套明確和有效的融合計劃,這套計劃,需要行政力自上而下地執行,更需要說服德國民眾自下而上地輔以協助、寬以待人并假以時日。
[責任編輯:李杰]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