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麻生太郎讓日本人都感到羞愧
4月22日的日本《東京新聞》刊登的一篇文章引起中日媒體集體關注。這篇標題為“麻生,真讓人羞愧”的文章批評日本副首相兼財務相麻生太郎嘲弄中國香港記者的行為很失態,成了世界的笑柄。
事情的過程很簡單:4月3日,香港鳳凰衛視駐東京記者李淼就日本加入亞投行的問題向麻生提問,沒想到當李淼說完:“我是鳳凰衛視記者李淼”之后,麻生竟然連續三次用英語問:“What(什么)?”,當麻生終于聽懂之后,李淼開始提問有關亞投行的問題,誰知在她剛說出了AIIB(亞投行)這個詞,麻生突然莫名其妙地大笑起來。之后被問到如何看待日本在野黨批評日本政府在加入亞投行問題上的態度時,麻生出言不遜攻擊中國政治制度。
當李淼繼續追問關于在野黨的問題時,麻生開始不耐煩了,他指責李淼提問時不舉手,不懂規矩。
麻生到底怎么了?為何一聽到“亞投行”三個字就裝作聽不見,用英語發問,還莫名其妙地發笑。亞投行的問題是難回答,還是他不屑于回答?他為何轉移話題惡毒攻擊中國的國家制度,甚至氣急敗壞地指責記者不懂規矩?其實記者會上追加提問時沒有必要再舉起手來說話,反倒是麻生不懂規矩。不好回答可以不回答,很難理解做過外相的麻生,連使用“無可奉告”來搪塞都不會。
亞投行的問題,讓麻生如此失態,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有人說麻生粗暴的背后是心虛。麻生心虛什么,我們不得而知,但他的舉止實在缺乏風度,難怪《東京新聞》刊登大塊文章批評他又一次成了世界的笑柄。
說來,“大嘴”的麻生被日本國內外媒體猛批,已經不是頭一回了。2006年《紐約時報》曾批評麻生太郎自擔任日本外相以來連續發表的“一系列令人震驚的言論”,比如,他建議日本天皇參拜靖國神社,聲稱臺灣的高教育水平得益于日本50年占領時期的開明政策。對于麻生的謬論,《紐約時報》說,作為外相,麻生太郎既不誠實又不明智。麻生還曾經說:德國“魏瑪憲法不知不覺中就變成了納粹憲法,我們(修憲)也學著這樣入手如何?”此言讓一直極力要與納粹德國劃清界限的日本人哭笑不得。
其實,對于自己的教養問題,麻生也是蠻有自知之明的,他一向認為自己是“出身良好,養育不佳”的劣等生。據說,麻生家族有“大化革新”時的名門望族藤原鎌足的血統,他的外祖父是吉田茂,岳父則是前首相鈴木善幸。然而,麻生的愛好卻是看漫畫,因為這不需要認得太多字。
這次麻生的“大嘴”再次失控,其實是日本一種焦躁心態的體現,因為中國經濟和國際影響力的迅速提升讓麻生等人感到失落,而又毫無辦法。從這個角度上說,麻生此后再發出類似的奇談怪論,也都不令人奇怪。
日本是個有“恥感文化”的民族,“不知羞恥”“厚顏無恥”都是常用詞,用來譴責那些不自重之人。日本人知道,人不知恥難以獲得別人尊重,但是無奈總有例外。(廉德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