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網10日報道稱,要是陷入困境的石油生產國可以合并、引入新的管理層、辭退公民,削減成本和重組業務就好了。在能源周期的這個時點,押注于國家合并潮將是非常棒的投資,它類似于在上世紀90年代末造就了埃克森美孚和英國石油公司(BP)等超級石油巨頭的那種企業并購潮。
巴西可以與委內瑞拉合并,幫助解決巴西國家石油公司丑聞以及委內瑞拉跌跌撞撞走向違約的問題。阿聯酋或者沙特阿拉伯可以與尼日利亞和俄羅斯合并。挪威可以向英國收購蘇格蘭。
但不管怎樣,國家不是公司。和平的合并是很罕見的。分拆和剝離往往更為常見,偶爾會有敵意收購和俄羅斯的“熊抱”。與往往相當冷靜的股東不同,公民們對國家有著情感上的紐帶。
因此,這里有另一種投資主題:賣出國家,買入公司。準確地說,做空脆弱的石油出口國,尤其是那些腐敗橫行和遭受“資源詛咒”的國家,買入石油巨頭公司的股票。它們看起來都深受原油和天然氣價格下跌之苦(亟需像本周這樣的反彈),但公司更擅長適應環境變化。英國的BP和英國天然氣集團最近全都作出了調整,它們對資本投資計劃“急剎車”,并宣稱此次大宗商品周期的轉向類似于1986年,當時原油價格下跌至每桶10美元,而在此前3年油價一直穩定在每桶30美元的水平。它們表示,現在不是等待并預期能源價格復蘇的時候。
BP首席執行官鮑勃 達德利在構建一個有望擺脫可怕局面的敘事方面做得不錯。他向記者們表示:“你不得不平衡賬目,如果你回避這一點,你拖的時間越長,陷入的麻煩就越深。”出售400億美元的資產,以覆蓋2010年墨西哥灣石油泄漏事件(迄今為止)所導致的430億美元成本。事后來看,這種做法頗有先見之明。迄今為止,BP和英國天然氣集團積極應對布倫特原油價格的下跌——在最近反彈之后,周三布倫特油價從去年6月的每桶100美元下跌至每桶56美元左右。
埃克森美孚像一艘超級油輪一樣揚帆前進,而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已經宣布今年適度削減資本支出,該公司表示,“這不是反應過度”。其他石油巨頭可能隨時改弦易轍,而且如果能源價格繼續保持疲弱,裝滿原油的油輪開始像倉庫一樣停泊在終端,它們將有明顯的動力這么做。正如達德利所強調的那樣,維持石油投資基金的股息是“第一要務”——可以以后再開發墨西哥灣或者巴西海岸外的油田。實際上,就現金流來說,石油公司在低迷時期的表現好于景氣時期——在景氣時期,從政府到鉆井平臺和石油服務公司工人等所有人都要分得一杯羹。當油價下跌的時候,石油公司討價還價的能力更強。
摩根士丹利的能源分析師馬丁 拉茨表示:“在上升周期,所有人都認為回報將非常豐厚,但這種情況從來沒有發生過。”石油行業只要稍有機會就會變得低效和揮霍無度。它喜歡向新的油田遠景構造投錢,不惜一切代價開采原油,最后獲得的收益還被機會主義的政府課以重稅。摩根士丹利估計,在2012年至2013年度,石油巨頭們花在選址、開發、生產和納稅上的成本是每噸72美元,比它們每桶原油獲得的69美元收入還要高。在過去十年里,稅收增加,平均薪資增幅比私人行業高出35%,而勘探上的勞動生產率則下降一半:生產每桶原油所需的工人數量增長了1倍。你浪費的越多,就越容易削減。石油巨頭不僅能通過暫停項目來削減資本支出,它們還可以要求更優惠的條款。石油服務公司受到擠壓,政府被告知,如果沒有稅收優惠,新的油田將不會啟動。
石油行業通過削減其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來保護股東的利益。大多數國家都不具備這種迅速削減成本的能力,甚至那些有著管理出色的國有石油生產商和低成本儲量的國家也不例外。油價下跌減少了它們的稅收收入,破壞了嚴重依賴能源行業的經濟。它們無法輕易地通過砍掉公共服務和減少人口來進行調整。與此同時,就在石油出口國需要提高額外收入之際,石油巨頭削減了新項目上的資本開支。達德利估計,油價下跌相當于石油生產國將價值1.6萬億美元的收入轉移至石油消費國。石油出口國無法逃避這種影響,它們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適應這種情況。在腐敗橫行、官員向石油公司收受賄賂的國家,問題甚至更為嚴重。巴西國家石油公司首席執行官瑪麗亞 格拉卡斯 福斯特因陷入一場破壞巴西經濟增長的丑聞而被迫辭職。
穆迪估計,委內瑞拉今年償還外部債務將面臨390億美元的資金缺口。在市場景氣時期,公司和國家全都容易遭受資源詛咒——它們有足夠的資金給尋租者,而沒有資金枯竭的風險。人們很容易犧牲效率來開采更多的石油。在市場低迷時期,公司修復受到的損害,而國家則只能苦苦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