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來,即便在政冷的情況下,中日仍應深入發展兩國經貿關系,大力拓展經濟合作空間
文/姜躍春
中日經濟關系在雙邊關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義,過去即使在兩國政治關系陷入低谷之際,由于經濟相互依賴,經濟往來也并未受到很大影響。這是因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日兩國早已成為經濟上互有需要、利益共享的重要合作伙伴。
1972年中日復交時,兩國間貿易額僅有10億美元,人員往來只有1萬人次。到了2011年中日貿易額超過3450億美元,增長了340倍,人員往來達到528萬人次,增長500多倍。中日經濟關系的長足發展,給雙方都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有力促進了兩國各自的發展。
然而,自2012年9月日本上演“購島”鬧劇以來,中日關系陷入邦交正常化以來的最低谷,中日經貿合作因此受到嚴重影響。中日雙邊貿易額2011年達到3450多億美元高點后,2012、2013年已連續兩年下降。中日貿易下降原因固然有中國內需下滑和日元貶值的影響,但一個重要背景是因中日兩國政治僵局,經濟關系尚未完全恢復。2014年的中日貿易額受連續兩年出現減少的反作用影響,可能將轉為小幅增長。
中日作為當今世界的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兩國經貿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經貿關系之一,中日經貿關系的波動,既影響兩國自身發展,也影響到亞洲乃至全球經濟格局。面向未來,即便在政冷的情況下,中日仍應深入發展兩國經貿關系,大力拓展經濟合作空間。
中日經濟實力對比
發生結構性變化
20世紀60年代前期,中日兩國的經濟總量大體相當。20世紀60年代初期受國際國內形勢影響,中國對外經濟處于封閉期,經濟發展速度有限。而在這一段時期,日本在美國的扶持下快速從戰爭廢墟中恢復,經濟總量迅速擴張,中日之間經濟差距明顯擴大,1970年按當時匯率計算美國GDP為10255億美元,日本第二2068億美元,中國只有272億美元,世界排名第13位。
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日本經濟步入高速增長的快車道,增速在發達國家中居榜首,經濟總量一度達到中國的10倍。然而并未持續幾年。1990年,日本股市泡沫率先破滅,房地產泡沫也隨之破滅。日本“泡沫經濟”破滅之后,陷入長期蕭條之中,甚至出現幾年負增長。而中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經濟步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1978~2011年中國年均經濟增長速度超過9%(按2000年可比價格計算)。
持續三十多年高速增長與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后的長期蕭條形成經濟增速的鮮明對比,其結果中國于2010年經濟總量超過日本,取代日本一躍而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失去了長達42年作為經濟“世界第二”的歷史。
2011年中國GDP為73185億美元(按當年價格計算),日本58672億美元,中日差距呈擴大趨勢。1990~2011年這22年內,日本出現了五次負增長,而中國大部分年份的增長率都超過了9%。可見最近二十多年來,對日本是“失去的20年”,而對中國而言則是快速增長的20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4年4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球GDP總量達到73.98萬億美元,美國為16.8萬億美元,位居第一;中國9.2萬億美元,位居第二,日本為4.9萬億美元,位居第三。中國經濟總量已約為日本的兩倍。
從貿易角度看,
中國的市場作用日趨上升
首先,中國需求對日本經濟拉動作用不可小視。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不僅對國際經濟格局產生積極影響,對亞太地區尤其是東亞地區產業分工、產業重組都具有積極意義,對兩國經濟依賴很深的日本經濟拉動作用也是顯而易見。
僅以中國游客對日本經濟的拉動作用為例。在兩國關系沒有出現嚴重問題之前,據日本政府觀光局2012年2月25日發表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1月份中國兩岸三地的訪日人數高達25.4萬人,占全體訪日外國游客的43.7%。其中,大陸游客達11.04萬人,中國香港游客4.66萬人。但是自2012年4月石原慎太郎挑起“購島”鬧劇以來,對日游市場來自中國游客大幅減少。
日本國家旅游部門有統計稱,中國赴日游客平均每人消費16萬日元(約合14000元人民幣),位居日本“重要旅游推廣國家”之首。而其他國家游客人均在日消費為8萬日元。按美國摩根大通的估算,2012年第四季度與2011年和2012年第一季度平均值相比,中國赴日游客數量將下降70%,日本旅游收入將減少670億日元(約合8.52億美元),占預計出口損失的38%。
其次,中日兩國在經貿結構上有較大的互補性。從具體的產業來看,在紡織品、汽車制造和農業等方面都有很強的互補性。在汽車領域,中國對私家汽車的需求量逐年攀升,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汽車消費潛力最大的市場之一。由于日本國內和發達國家的汽車存量穩定,需求主要來自更新,而更新量又不足以支撐日企生產能力的發揮,日本汽車企業正面臨著產能過剩、市場日趨飽和等問題。因此,日本汽車企業在中國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第三,未來中國市場對日本仍然重要。自上世紀90年代始,日本經濟陷入長期蕭條,出口是其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動力。雖然歐美市場是影響日本經濟的最主要因素,但中國因素早已不可忽視。中國連續多年是日本最大貿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對象國。崛起的中國對走向低迷的日本經濟有很強的互補性和推動力。
從未來發展趨勢看,由于日本國內面臨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等問題難有根本性改善,經濟上對海外的依賴仍然不會減少。日本權威機構野村資本市場研究所有專家指出,到2026年,日本對華貿易可望升至35%。屆時中國可能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野村證券的研究報告稱,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幅每回落1個百分點,就會導致日本經濟增速放緩0.5個百分點,進而可能令日本大型非金融企業的經常性利潤減少4%左右。
從投資角度看,
對華投資有助于日本經濟發展
首先,中國市場業已成為跨國公司利潤的主要來源地。以汽車為例,日本豐田公司作為世界汽車產量第一的汽車制造商,2008財年虧損44億美元,但豐田在中國的兩家合資公司一汽豐田和廣汽豐田當年的利潤在10億美元左右。2009財年本田汽車凈利潤為31.8億美元,其中來自中國的凈利潤達到28.6億美元,約占全部利潤的90%。目前,世界上越來越多的跨國車企把亞太區總部設在中國。有研究表明,中國汽車市場格局是國際資本以40%的資本,占據50%的份額,攫取70%的利潤。
其次,從發展趨勢看,投資中國仍然有利可圖。由于日本國內需求難以支撐經濟可持續增長,出口與海外投資在未來日本經濟增長戰略中仍將是主要支柱。目前,日本對華企業正處于轉型期,投資活動逐漸從簡單裝配產品的制造業轉向消費品生產行業與服務行業。隨著中國消費者日漸富裕,有更多資金用于消費,日本也希望可以將商品與服務銷售到中國市場。強勁的中國經濟可以為日本企業提供一個強勁的市場,帶來出口與投資機會,有助于日本自身經濟的持續發展。
當然,近年中國經濟進入調整期,勞動力成本正在攀升,而人口規模預計也出現縮水,這些趨勢導致投資環境欠佳。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經濟存在嚴重的地區失衡的狀況,東西部地區、南北地區發展水平差距很大,目前中國西部開發戰略正是為解決這一不平衡狀況提出的戰略思路之一,隨著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會給包括日資在內的外資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
第三,迄今為止,盡管中日兩國由于領土紛爭經歷政治關系緊張,但日本在華投資并沒有出現大幅減緩。而且,從長期的看,日本需要通過中國來促進本國私營部門的發展。日本國際協力銀行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對日本公司長期商業發展來說,中國是第二大最具潛力的市場。而日本開發銀行的一項調查則顯示,超過70%的日本大型制造企業不打算減緩在華投資的步伐。日本財務省近來一項統計也表明,目前,日本公司在中國進行直接投資的速度依然保持相對穩定,年均投資基本維持在100億美元的水平。
鎖定中日經濟關系生命周期,
且行且珍惜
理論上說,任何一個區域或國家的經濟發展都存在一定的生命周期,如果說20世紀60年代是日本活力迸發的青年期,那么80年代末期的泡沫經濟時期屬于日本的壯年期,90年代之初,日本經濟進入持續低迷狀態,經歷了“失去的20年”之后,不可否認,日本經濟已經步入老年狀態。
中國的人均GDP在2011年超過5000美元,若不考慮價格因素,人均經濟發展水平大致相當于日本20世紀70年代初期的水平,可見中國經濟擴張的空間與潛力還很大。按照生命周期理論,中國目前雖然已經取得了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第一的成就,但依然處于增長活力強勁的青年期。
中國還具有一個西方發達國家都不具備的重要經濟增長推動因素——城鎮化,將給人們足夠的想象空間。
一般認為,城市化進程分為10%以下的準備階段,30%以下的初始階段,70%以下的加速階段和之后的平穩階段。據此,美、日與法國的城市化水平在20世紀60年代超過70%,在全球最大的十個經濟體中,只有印度與中國的城市化水平較低。據世界銀行預測,中國的城市化水平至少需要24年才能達到70%。也就是說,至少在2035年之前,中國城鎮化會源源不斷地提供發展的動力。僅從城鎮化角度,就能窺見中國經濟增長持續向好的動力來源,這是任何發達國家都不可能具有的潛力。
應指出的是,中國擁有其他國家不可比擬的發展潛力,GDP總量也穩居世界第二,但無論是從人均GDP和人均收入,還是從經濟增長的質量和結構來看,仍離世界經濟強國有相當大的距離。中國想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經濟第二位的國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需要包括日本在內的外國直接投資來確保自身一貫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這樣的投資能夠有助于加快經濟改革的步伐,并催生出更具生產力、更高效的中國經濟。
(作者單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