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此次讓‘嫦娥懷抱玉兔’飛向月球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地球另一側的美國“太空城”休斯敦的太空專家亞歷山大在“嫦娥”成功“落月”之后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對中國探月工程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賀。
經過12天的奔月、繞月旅程,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中國首輛月球車“玉兔號”駛抵月球表面開始為期3個月的科學探測,并與著陸器順利互拍,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探測技術的國家。
戴維·亞歷山大(David Alexander)博士是有美國“南方哈佛”之稱的萊斯大學太空研究所(Rice Space Institute)主任,該機構一直與美國宇航局保持著緊密合作。亞歷山大致力于太陽物理研究,教授探索太陽系和太陽的天體物理學等課程,旗下有中國學生正在研究日珥爆發。
“我非常喜歡嫦娥奔月的故事,對中國此次讓‘嫦娥懷抱玉兔’飛向月球尤其期待。”亞歷山大一直密切關注嫦娥三號探測器的動態,他15日高興地向中新社記者表示,“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成就!讓飛行器成功降落到另一個天體上,需要很尖端的技術并付出巨大努力,特別是中國第一次嘗試便取得如此成績,令人印象深刻。”
他指出,探索包括月球在內的太空、開展科研和教育是所有科學家的夢想,中國此次探月將使人類對月球環境的了解更進一步。
中國現在不缺“航天壯志”和相關的科研經費,然而在航天技術及經驗上仍遠不及美國。對此,亞歷山大博士直言:“我認為目前差距仍非常大。但中國的太空計劃是逐步構建,而且經過深思熟慮、考慮周詳的。”
在他看來,美國的太空計劃有幾十年的成就和專業知識,羽翼未豐的中國航天團隊尚需一段時間才能達到如此高度。然而,由于計算機技術和水平的提高,如今前進的步伐要比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快了很多。
談到中國明確提出無意與任何國家展開太空競賽,中國太空計劃的宗旨是和平利用太空并向全世界開放時,亞歷山大表示非常歡迎和贊賞,稱這正是太空探索者的共識。
今年10月,美國航天局艾姆斯研究中心計劃召開純學術性的國際天文學會議,卻因受到美國法律限制一度把所有中國學生和研究人員排斥在外,引發軒然大波。一直以來,中美航天交流與合作障礙重重。亞歷山大指出,“在考慮真正有意義的中美太空合作之前,仍有很多政治方面的問題有待整理,希望兩國政府能以此為目標,各國攜手合作探索太空。”
“中國吸取前人的成功和失敗經驗,正在穩步推進自己的太空計劃,已經在啟動天宮空間站、定期向近地軌道輸送宇航員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特別是如今的登月探測器。”亞歷山大強調說,“因此,我預計中國的太空計劃未來仍將會快速向前推進。”(王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