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人在本哈拔麥子
埃及的一家外匯兌換處,自2012年12月,埃及鎊比美元的匯率下降12%
據英國《衛報》5月16日報道,埃及前財政部長薩米爾 拉德萬和經濟學家賈拉勒 阿明分別指出,由于海外投資和旅游業的崩潰,埃及已經陷入經濟的泥沼,并且正在經歷自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
在2011年穆巴拉克下臺以來,埃及的海外投資和旅游業的收入驟降,隨之而來的是外匯儲備下降60%,經濟增長下滑3%,埃及鎊也在急速貶值。這一切導致食品價格飆升,失業率上漲,還有燃油和天然氣的短缺。
“你正在談論的是整個國家差不多一半的貧困人口,”賈拉勒說,“不論是絕對貧困的還是接近貧困的。這意味著任何經濟沖擊,例如通貨膨脹,都將使他們跌入貧困線之下。”埃及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有23.7%的人徘徊在貧困線上下。對于大多數的埃及人來說,食品價格上漲是最關鍵的問題。自上個秋天以來,一些食品的價格翻番,1/4的家庭把他們一半的收入花在食品上。
此外,埃及鎊的貶值使國家很難進口石油。有人因為買不到燃油人轉而到黑市購買,但發現黑市的燃油摻水,損壞機器。政府承受著削減津貼的壓力,農民則只能把糧食的價格提高,這使窮人買不起食物。來自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經濟學家卡里姆·阿巴迪爾說,“富人還可以照顧好自己,但是窮人就非常非常貧困”。雖然埃及有補貼柴油(連同面包、烹飪天然氣和化肥),但是隨著這些津貼占到埃及預算的1/5,財政赤字達到13%,以至于國家不能負擔像曾經那樣給人民的支持。
賈拉勒表示,“現在沒有人關心窮人”。賈拉勒和薩米爾認為,相比之下,在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末發生經濟危機時,埃及的窮人明顯從一系列多種措施的庇護中免受其難。例如國家津貼、海外援助、或者來自海灣國家僑胞的匯款和相對較低的失業率。但是現在,每四個埃及年輕人中就有一個人失業。家庭的日常開銷水平低,并且津貼也很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