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攝影: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作為一個“知華派”,人們對美國國務卿約翰·克里的訪華寄予了很高的期待,期待他能開啟中美合作的新時代。尤其是在朝鮮半島局勢趨于緊張的關鍵時刻,克里擔任國務卿后的首次東亞之行,更加刺激了各國媒體和輿論的興趣,連篇累牘的報道都把美國在朝鮮半島安全問題上的態度作為焦點。不過,輿論也許誤解了克里的真正意圖,對克里而言,朝鮮半島安全局勢并非是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克里更看重的是如何規劃一個“強健、正常并特殊的中美關系。”
作為一個熟知外交事務的政治家,克里非常清楚朝鮮半島問題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甚至不是國務卿外交日程中最重要的問題。顯然,克里是把半島安全問題放在美國亞太戰略棋局的總體框架中來認識和定位的,與他的前任希拉里·克林頓不同的是,克里更希望加強與中國的合作來回應亞太地區的安全挑戰,他不僅在多個場合強調這一看法,而且更在此次訪問期間明確提出了中美“特殊關系”的新概念,這是一個非同尋常的外交信號。眾所周知,在美國外交辭令中,只有英國和以色列稱得上是“特殊關系”,盡管克里并不認為中美關系目前已經成為“特殊關系”,但這一目標設定本身就意味著至少在今后四年,奧巴馬政府愿意與中國向著這個目標而共同努力。
如果中美關系果真如克里期待的那樣取得實質性進展,那必將改變整個世界格局和國際關系發展的方向,他的此次訪問也將是“改變世界的一天”。然而,也許連克里本人都會認為這是一個極其困難的任務,更多的人也對這一目標充滿疑慮。但是,如果仔細分析克里講話的言外之意,就會發現克里更強調中美之間的務實合作,克里在委婉地表達白宮的意思:希望與中國一起做生意。
此次克里從北京帶回一個實質性的成果,那就是中美在新能源領域中的合作協議,以及中國領導人所傳遞出的構建中美平等互信、包容互鑒、互利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的倡議。不過,克里更期待中國對美國的投資,他在記者會上花了很大的篇幅來游說中國企業特別是私營企業到美國投資,并表達出美國政府為此努力降低門檻和克服障礙的意愿。
克里還以朝鮮半島安全局勢為核心,強調在亞太地區開展安全合作問題上,美國愿與中國共同采取積極努力。這些表態明顯調整了以往在中美關系上“以壓促合”的做法,與其前任強調“戰略再平衡”和“重返亞太”略有不同的是,克里打開了“責任再平衡”的中美合作之窗。兩國能否走出一條新型大國關系之路,是令各方高度期待的問題。
不管各方是否愿意承認,當前中美關系正處于迅速轉型和調整之中。一方面,奧巴馬政府在振興美國經濟和維護美國世界領導地位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壯大,中國既有參與國際事務的意愿,也有承擔責任的能力。中美國際責任的再平衡,是大勢所趨。
當然,中美“責任再平衡”的過程不會是一帆風順,克里的主張并非美國戰略界主流。一旦美國經濟復蘇,美國對華強硬論還會走到臺前,對中美關系產生消極影響。因此,要想使“責任再平衡”順利進行,中美應拿出實實在在的行動,將中美合作的各項措施落實到實處,不斷積聚中美關系發展的正能量。(作者是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