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各國不僅要繼續以變革、務實的姿態謀求自身的經濟增長,更要肩負共同責任,進一步加強合作,尋求一條共同發展、共同受益的增長之路。
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同處于工業化快速發展階段,各國除了加強自身戰略調整、促進經濟增長之外,也愿意通過地區合作這一渠道補充國內經濟增長的動力不足。也正因此,亞洲經濟一體化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得到推進,并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促使亞洲能夠在世界經濟增長普遍乏力的情況下保持一定的增長。
亞洲區內市場正在成為拉動亞洲經濟體特別是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如果比較亞洲主要經濟體在2000年和2011年的數據可以發現,亞洲主要經濟體從亞洲進口的最終產品占其全部進口的份額都有較大提升,與此同時,對亞洲成員的出口占其全部出口的比重也在上升。
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從區內獲得的增長機會在增強。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亞洲經濟變化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從區內其他經濟體獲得的用于經濟發展的資源轉移在增多,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有時甚至起決定性作用。
在亞洲,地區市場整合、促進地區經濟增長的制度安排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目前,亞洲經濟體之間簽署的雙邊自由貿易區協定在增多,另外,非約束性的次區域合作制度安排通過項目建設方式,加強地區內薄弱環節的建設,帶動地區經濟的整體發展。在這方面,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已被視為成功的典范,在基礎設施、電力、貿易與投資、人力資源開發合作、環境保護、農業等領域的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推動其融入到地區發展的浪潮中。
當然,亞洲仍需要解決一些共同的難題。亞洲需要調整未來的經濟發展方式,有效地緩解內外需以及生產與消費的矛盾。亞洲各國,特別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低于5000美元的經濟體本身尚處于資本積累階段,如何進一步加大吸引外資的力度也正在成為這類經濟體的政策目標。長期以來,亞洲一直依賴外部的技術供應以滿足經濟增長的需要,對于即將或已經進入資本技術密集型階段的亞洲國家更需要加強技術創新,以實現產業升級與轉型。
上述問題解決的過程也是地區經濟增長的過程,而如何以新的視角創造性地解決地區面臨的共同問題,更需要亞洲各國放棄傳統的思維模式,提供新的解決方案,目前能夠提供討論問題的公共平臺唯有博鰲亞洲論壇,這也正是博鰲魅力所在。(趙江林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