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選舉管我什么事?”讀者不要以為這話是出自某位他國“屌絲”之口,說這話的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應用科學和技術系教授史蒂文森,一位純正的美國公民。
2012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在11月6日進行的正式投票中,現任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獲得勝利,贏得連任。今年的選民投票率是多少暫無數據,但2008年奧巴馬競選時,其團隊利用包括Facebook、Twitter等互聯網新媒體工具,充分發動年輕選民參與選舉,使奧巴馬贏得了幾十年來投票率最高的一次總統大選,即便如此,當時的最終投票率也僅有56.8%。
長久以來,美國人給人的印象是只對自己國家的事情感興趣,對國際事務和其他國家漠不關心。不過按照人民網記者的觀察,這種印象并非完全正確。就拿美國總統大選來說,雖然是事關選舉自己國家最高領導人的大事,參加投票的選民也是少得可憐。近幾十年來,每次美國總統大選的選民投票率從未超過60%,1996年克林頓連任時的投票率低至49.1%。美國是一個偶像性的民主國家,但是許多美國人卻根本不去投票,使得美國大選的投票率低于多數其他民主國家,這是為何呢?
前文提到的斯蒂文森教授是人民網記者的鄰居,土生土正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居民。他向記者表示,2004年之后,他和他家人都再未參加過總統大選投票。 “我們錯誤地發動了兩場戰爭。美國現在面臨重重挑戰,已經到了改革的關鍵時刻。在創造就業、稅收制度、軍事預算、教育制度、政府債務、政治體制等諸多重大問題上必須要有所改變。”不投票不代表不關心國家命運。斯蒂文森有他自己的觀點:“美國必須贏來一場全方位的變革。”
“雖然有時候也想投票,可我對哪個候選人都不喜歡。” 斯蒂文森認為無論投給哪位候選人都一樣,兩者都不是好的選擇。“美國需要的變革小布什做不到,克里做不到,奧巴馬做不到,羅姆尼也做不到,”他說:“我們需要一位真正有決心的變革者。”
美國人不參加總統投票選舉的現象顯然也引起了美國媒體的關注。就在11月6日大選投票正式開始前,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分析了這一現象:為什么40%的美國人不會參加總統選舉投票?
網站引用喬治·梅森大學政治學家邁克爾·麥克唐納的話說,在美國,由于州、地方和全國都舉行選舉,再加上中期選舉,多數美國人每年都有大約一次投票機會。其他西方民主國家只是每隔五年舉行一次選舉。他說,這種頻率使投票變成一件麻煩事。
網站同時引用康涅狄格大學政治學家萊爾·斯克魯格斯的觀點稱,除了投票不方便,美國人不去投票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即個人選票不起多大作用。因為反對黨可使總統的政黨進退兩難。一位民主黨總統的日程可能被一個共和黨控制的國會擱置,反之亦然。這一情形使得很多選民失去了參與大選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