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連續兩年超過印度,成為美國留學生第一大生源國。一直從事中國留學生招生工作的美國舊金山大學副校長史丹利·奈爾告訴新華社記者,中國學生在選擇留學美國時存在四大認識誤區。
誤區一:找什么工作就選什么專業
據史丹利介紹,美國的教育體系和中國有區別。本科階段,美國教育體系的目的是“修身”,讓學生懂得如何去學習,如何協作、與人相處等等;針對工作的學習是研究生階段的任務。
這與中國留學生的心理預期不同。北京市高一學生小葉正在備戰 “美國高考”,她出國留學是為了將來回國能找個好工作。對于本科專業的選擇,小葉剛開始想學音樂,后來覺得不容易就業,又想轉向物理。
小葉的想法代表了一部分準備出國的高中生。他們認為,在選擇美國大學的本科專業時,將來想從事什么工作,就應該選什么專業。
史丹利告訴記者,這與美國本科階段教育的初衷是背離的。“我們不想在本科階段培養一些只知道怎么按按鈕、讓機器運作起來的大學生。”史丹利建議,本科階段專業的選擇應該考慮兩點,自己擅長做什么和喜歡做什么。對于擅長做的事情,學習起來不會很難,容易建立自信;而對于喜歡做的事情,會有學習的動力。
誤區二:到美國再學英語
很多家長和學生認為,就是因為英文不好,才想去留學。在中國只要掌握英語的應試能力就可以了,到美國再深造。
“英語能力弱,直接決定著課堂接受能力差。”史丹利說,“這可能導致留學生從一開始就失去學習的信心。”
誤區三:先生活后讀書
一些留學生初到美國之后,忙于跟大家聚會,享受快樂。史丹利提醒,美國大學的課程是非常密集和緊張的,一步落下,步步落后。有的留學生可能在一開始落下了步子,就再也沒有機會追上課程進度了。因此,對于課程的學習一定要啟動快,切勿先生活后讀書。
誤區四:多聽講少發言
在中國傳統思維中,老師的講課輕易不要打斷,上課要多聽講少發言。但這種情況在美國的課堂并不流行。
史丹利建議中國留學生“入鄉隨俗”。不斷地訓練自己提問,向教授問問題,讓他知道自己對某一領域感興趣,這也是課堂加分的好辦法。(記者 丁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