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非合作論壇7月19日將在北京召開。2000年合作論壇創立使得中非關系得以機制化以來,中非關系全方位迅猛發展,被西方輿論視為“不可思議”和“現象級”的事件,合作論壇成為引領中非合作的一面旗幟。隨著中非關系的深入和復雜化,論壇也應進一步從戰略高度優化結構、創新舉措,以更好服務于中非關系的大局。
回顧合作論壇發展歷程,有三大成績是具有歷史意義的。
第一是合作論壇在國際層面烘托和營造出了中非關系的“大勢”。上世紀90年代,國際社會對中非關系的印象僅限于曾經反殖、反霸上的“階級弟兄”。新世紀初始中非合作論壇成立不但給予了方興未艾的中非關系一個歷史性的平臺,更表明了中國政府要大力發展和經營對非外交的決心。2006年第三屆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則具有里程碑意義,參會的非洲領袖之多、舉措之豐富、影響力之大,均超出以往西方或國際社會的類似機制,讓合作論壇真正成為了國際品牌,之后歐、美、日本、印度、巴西均把中非論壇視為競爭或效仿的對象。12年來中非關系在論壇推動下成為現代國際關系中發展最為迅猛的一組關系,中國在非洲從舞臺邊緣走到中心。
第二是中非關系的合作內涵全面提升。12年來中非貿易額增長16倍,中國已連續3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在非中企超過2000家;在政治上,2000年后近50國非洲領導人訪華,5個非洲國家與中國建交或復交,在蘇丹、津巴布韋等地區熱點問題上,中國已是非洲最為信賴和倚重的域外大國;“中國發展模式”也讓非洲側目,南非和埃塞俄比亞執政黨甚至把來華培訓和交流作為黨內高層的“硬性任務”,汲取治國理政、干部制度建設和改革開放等經驗。
第三則是論壇與時俱進,務實高效。第一屆和第二屆論壇主打的“減債”和“經貿”牌呼應了當時非洲的迫切需求,并間接迫使歐美對非減債、關稅優惠力度加大,在非洲和國際層面得到積極反響。同時歐美對非論壇舉措的“虛多實少”和中方的“口惠而實至”形成鮮明對比,2005年西方對非500億美元援助承諾兌現率不及50%,而中方近兩屆推出的新老“八項舉措”均提前保質保量完成。
當前中非關系已發生戰略性變化,對非外交已不能滿足于“量”的簡單增加,更需注重“質”的全面提升,不能局限于“謀利”的短期目光,更要以“勢”為重。在此情況下,更需看清合作論壇可以提升的方向和領域。
第一,應全方位地“走進非洲”。合作論壇舉措大多集中在經貿領域,更多是從經濟角度來促進中非關系發展,而隨著中國國際地位和戰略需求的提升,政治、人文和安全在中非關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中國在非洲雖有親和力,但政治上的影響力和價值觀上的感召力依舊缺乏,安全的脆弱性近期也凸顯出來,目前中國在非的很多問題根結也在于這種不平衡性。
第二,論壇機制有待完善。目前非洲方面對論壇的貢獻和其龐大的國家數量依舊不成比例,非洲通常是被動反應或提出部分意見,這需要中非雙方在后續行動上強化配套機制,以更好地推進舉措前期規劃和后續監督。同時隨著參與中非關系行為體的增多,論壇也應有意識地加大企業、智庫、公民社會和非政府組織的參與數量和力度,聽取不同聲音,接收更多的建議。
第三,部分舉措應接非洲“地氣”。非洲發展階段依舊落后,部分項目舉措雖然初衷較好,但必須符合非洲的發展階段和當地的實際情況,避免流于形式甚至“好心辦壞事”,這就需要前期充分和科學的實地調研。
第四,多邊外交功能尚未完全發揮。在中非合作的現階段,雙邊雖有著比多邊更好的靈活性和操作性,但合作論壇是中國和非洲國家1比54的結構框架,論壇多邊整合作用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同時非洲一體化雖尚未成熟,但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等地區組織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一體化在非洲是人心所向,合作論壇應拓展和深化與這些地區組織的合作關系。
最后,對于合作論壇的定位也應有所明確。合作論壇雖已取得巨大成功,但論壇只是推動中非關系發展的平臺和工具,而不能取代和包容中非關系的方方面面,無限制地“鋪攤子”、單純追求數字或建平臺只會讓論壇臃腫而失去可持續性。在論壇中打造對非合作的“精品”是可行之道,尤其是非洲渴求、更符合“雙贏性”的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合作等方面可重點謀劃,同時強化非洲青年人來華交流、學習和培訓也應是未來工作的重點方向,以服務于中非關系世代友好。而在具體方式上可借鑒歐、美、日等的一些成功經驗,以基金的方式推出對非舉措,這在操作上更為靈活,實施上更具有針對性,同時不會拘泥于3年的論壇時間限度,讓時間跨度長、更具戰略價值的大項目得以實現,也可在項目審批、資格認定、資金使用上更具備科學性,使非洲國家可按其所需合理利用,充分發揮非洲方面的積極性。(黎文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