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今年法國高考哲學題目在微博上引起熱議。據悉,哲學類題目分為文科卷、理科卷、經濟社會科卷等。其中文科卷的題目為:1、人們通過勞動獲得了什么?2、所有的信仰都是與理性相悖嗎?3、解釋斯賓諾莎《神學政治論》的一個節選段落;理科卷的題目為:1、我們是否有追求真理的義務?2、沒有國家我們是否會更自由?3、解釋盧梭《埃彌爾》的一個節選段落。考生可以自選一個題目回答。網友們評論說:“獨立的思想就是這樣培養的”。
其實,早在2008年,法國的高考題,就曾引起國內網友的關注。當年的高考題也是考生“三選一”———“藝術是否改變我們的現實意識?”、“演示是否是確認現實的唯一手段?”、“評論叔本華《意志與表象的世界》中的一段文字。”從這些題目看,法國的高考題具有兩大基本特點,一是有多個題目,供學生自由選擇;二是所有題目都給學生很大的思辨空間,學生完全可以自由發揮。
我國高考作文題,一直存在一個通病,即“主題先行”,要求學生必須按照一個主題行文。很顯然,這樣的題目不但限制了學生的思想,難以讓學生寫出真情實感,還催生了范文、套文、押題等應試作文風氣。
近年來的高考作文題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其中比較突出是,不再出單一的主題先行的命題作文,而是材料作文。從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看,無論是全國卷,還是分省命題卷,都是給材料作文。這是值得肯定的進步。
但是,與法國的高考題相比,現今的材料作文,還有以下幾方面的不足。其一,考生沒有選擇的空間,只能按一則材料作文。如果能給出三個不同的材料,讓學生自主選擇,這將擴大學生的發揮空間。
其二,所給的材料,給考生的思辨空間太小,有的甚至讓考生不知所云。比如,安徽的高考作文題“不用時請將梯子橫放”。這和法國的高考作文題目相比,境界實在相距太遠。
其三,考生答題還戴著應試的“緊箍咒”。按照我國的高考錄取規則,高考的每一分都影響到最終的錄取結果,因此,考生在答題時,必然要考慮如何行文才能得到閱卷者的好評獲得高分,加之我國的閱卷老師,長期浸染在應試教育體系中,完全有可能還是按照“標準答案”方式給學生評卷,于是那些個性突出,有獨到見解的文章,很有可能得低分。所以,網友們在為法國高考作文題目叫好時,也無奈地感慨,“題目不錯,但這種開放性主觀題在不同閱卷老師那里可能得分不一樣,未必比客觀題公平”。這里還涉及另一個問題,就是在“每分必究”的高考錄取中,不少考生和家長是十分反對高考題目開放、沒有標準答案的,擔心評卷者對主觀題的評卷尺度不一,影響最終的錄取。有學生甚至說,在應試教育體系下,出開放式的題目,是不顧學生“死活”———學校平時的訓練都是應試思維,考試時卻要學生思辨,這不是為難學生嗎?
可見,我們一方面要加快推進高考考題的改革,擺脫主題先行、標準答案模式,給學生更大的獨立思考、自由發揮的空間,并以此引導基礎教育改革;另一方面更要推進錄取制度改革,僅僅對高考題目進行改革,進步是十分有限的,可以說,只要錄取制度不改,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高考的科目考題改革,都擺脫不了“戴著鐐銬跳舞”的局面,只有從根本上改革高考錄取制度,打破單一的按分數高低進行錄取的方式,才能把學生從分數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有獨立的思想,自由的人格。 (熊丙奇 作者是知名教育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