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美中關系協會副會長、中美乒乓外交的見證人白麗娟在紐約回顧40年前美中建交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將于5月3日至4日在北京舉行。雙方將就進一步落實兩國元首共識,推進中美合作伙伴關系建設,深化宏觀經濟政策和國際經濟重大問題的溝通與協調,促進經貿等廣泛領域的務實合作,加強國際和地區問題溝通等議題廣泛、深入交換意見。美中關系的要點是什么?如何進一步推動雙方的互利合作?就此,本報記者采訪了多位美國知名學者。
“非常切實的合作關系”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副總裁包道格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的美中關系可以說是“非常切實的合作關系”,2011年1月胡錦濤主席訪美、2011年8月拜登副總統訪華、2012年2月習近平副主席訪美有力地推動了美中關系的發展。他認為,盡管兩國政府內部都存在對對方的一些猜疑,但兩國領導層仍在許多重要問題上保持了務實的合作關系。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葛來儀對本報記者說,中美關系中一直既有合作,也有競爭,這一點在短期內不會根本改變。“當兩國關系產生摩擦時,競爭因素似乎在增長,挑戰著兩國關系的合作方面,但兩國政府都認識到雙方應當在有共同利益的領域努力合作!彼J為兩國關系中存在的相互猜疑由來已久,且在某些領域還在增長,需要加以“小心管理”,以防破壞兩國關系中的積極面。
在談到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時,包道格認為這是解決美中關系中一些重要問題很好的機制,使美中雙方來自各個領域的對話者進行溝通磋商。他特別提到,在經濟對話框架下,中方正在努力解決困擾美國在華企業的一些問題;在戰略對話框架下,人們則不應對一些問題的解決期待值過高,因為解決這些問題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葛來儀指出,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已經成為一個包含各種對話的總體框架,美中關系呈現機制化的趨勢,“這非常重要”。她認為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新設立的亞太事務磋商機制,“美中雙方通過這個機制來消除一些誤解和猜疑,從而推進雙方在亞太地區的切實合作”。她還提到,對美中關系來說,雙方高層領導人在下達指令給政府機構之前建立彼此間的對話與理解非常重要。對于中美戰略安全對話機制,葛來儀認為,美中兩軍之間“存在深深的互不信任”, 兩軍關系難以向前推進,因此在此機制下雙方軍隊與政府官員進行交流磋商是“有希望的做法”,以期在包括海上安全和網絡安全等議題上取得進展。
對于一段時間以來媒體熱議的美國“轉向”(pivot)亞太的戰略,包道格指出奧巴馬政府事實上已經不再使用“轉向”這個詞,因為擔心這個詞過分夸大了美國政策的調整,并令中國關切美國的意圖。他認為美中不會在亞洲陷入“新冷戰”,因為兩國領導層均理解底線何在。
葛來儀指出,“pivot”一詞意味著從一個方向突然轉向另一個方向,美方使用此詞讓中國擔憂美國實行遏制政策,并增加了亞太各國對美中戰略競爭加劇的焦慮。但她認為,美國的確在進行“戰略再平衡”,“重新平衡我們的軍力、資源、注意力和精力”;美方希望其亞太盟友放心,美國即使削減國防預算,也將保持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和能力。葛來儀表示,美國重視亞太地區的根本驅動力是亞太經濟的迅猛增長,同時也是對區內一些國家呼吁美國更多參與亞太、平衡中國影響力的回應,但這并不等同于遏制中國或戰略包圍中國。她認為,美國希望與中國之間建立更多的信任與合作,但“某種程度上的戰略競爭不可避免”,雙方必須小心。
葛來儀近日曾撰文指出,“美國歡迎中國崛起的聲音必須配合以行動,以防止北京放棄和平發展戰略,與美國進行零和對抗”。她表示,美國政府應在中國關切的一些問題上更加明確地表達立場,說清楚其政策是什么、不是什么,而非含糊其辭,引起誤讀和猜疑。葛來儀以菲律賓為例,指出菲律賓認為美國支持菲律賓在南海的聲索,但“這并非奧巴馬政府的政策”,美方應明確其相關政策。她又以緬甸為例說,美方應向中方說明美緬發展關系并非對抗或戰略包圍中國,應尋求與中方在緬甸進行合作,避免中方對美方政策的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