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每天都很累,盡管有做不完的家務事,但是看到兒子一天天長達,看到妻子甜蜜的微笑,身上的疲勞一下子就消失了,似乎還有使不完的勁兒。”這是日本電信公司職員荻野博之在育兒日記里寫下的一段幸福記錄。
不知何時,人們給那些專心在家做飯育兒的男性起了一個漂亮溫馨的代名詞——“奶爸”,以此顯示現代社會中男性角色的一種轉變。如今人們發(fā)現,像荻野博之這樣的“奶爸”,在日本社會里也越來越多。日本厚生勞動省近日公布的“2011年度平等就業(yè)基本調查”結果顯示,日本男性休產假的比例達到了2.63%,相比上一個年度,這個數字翻了一番,創(chuàng)下1996年有可比數據以來的新高。
在人們的印象當中,日本男性每天都是伴著“我去上班了”和“我回來了”的聲音進出家門的。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習俗中,日本男性的任務就是外出掙錢,家里的吃穿用一概不操心,更別說幫助妻子做飯、照顧孩子了。而且,在很多日本男性來看,自己不上班,不但要扣工資,還會給同事們帶去不少麻煩。所以,日本男性很少請假在家做家務或照看孩子,全國符合休陪產假條件的男性中,僅有1%左右申請休假。
那么,為什么在近一年的時間里,日本男性休產假的比例提高得這么快呢?是什么原因促使日本男性的觀念發(fā)生如此大的變化呢?分析個中原因,人們會發(fā)現以下幾點:
首先,日本政府推進立法工作,促進了“奶爸”的回歸。近年來,少子化問題帶來的日本人口數量下降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而日本年輕人的“不婚不育”又使這一問題更加嚴重。為了緩解年輕人成家生育的壓力,2010年6月,日本通過《育嬰及家庭照料休假法》修訂版,進一步明確了日本男性的育兒權利和義務。根據該法案,有3歲以下孩子的男員工可以休較長時間的產假;雇主有義務縮減其日常上班時間至6小時,且無需加班。
而且,在日本政府的幫助支持下,一些民間組織成立了專門網站,為“奶爸”們搭建交流與咨詢的平臺,還定期評選“奶爸”之星作為成功案例宣傳。廣島縣知事湯崎英彥帶頭做“奶爸”。在第三個孩子出生后,他休了一個月育兒假,幫助妻子照看一雙兒女,成為日本第一個休男性產假的知事。所有這些,都為日本男性回家做“奶爸”鋪平了道路。
其次是經濟方面的原因。日本國內經濟低迷不振,許多企業(yè)出現經營虧損,直接造成日本男性對家庭經濟的貢獻開始縮水,而很多日本女性在婚后并不得不繼續(xù)工作。這樣一來,日本男性在收入減少的同時,需要承擔起更多的家庭責任,擔當起更多的勞動職責。除此之外,隨著終身雇傭制的打破,日本男性不再整天圍著工作轉,也有了更多時間承擔照顧孩子的責任。
再次,日本社會觀念的變化也促使很多男性成為“奶爸”。一方面,日本女性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都在不斷提高,她們當中的許多人改變了傳統的婚后、或生育后辭職回家做“專職主婦”的做法,更多地希望和丈夫一起分擔撫養(yǎng)孩子的家庭職責。另一方面,人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父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而“奶爸”的角色扮演也給男性成熟成長一個良好的機會,使他們更加注意追求事業(yè)和生活的平衡。在如今的日本社會中,“男子漢”不再是只工作不顧家的大男子主義形象,而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新好男人。工作與育兒兩不誤的“奶爸”已經成為當下日本社會新“優(yōu)質男人”的代表。
最后,發(fā)生在去年3月的那場世紀大地震使得很多日本人重新認識了家庭的意義,人們比以往更加珍惜家人和親情。在此情況下,日本男性紛紛認識到,自己的義務不僅僅是外出賺錢“養(yǎng)家糊口”,關鍵時刻能夠陪伴在家人身邊,能夠給親人提供一個強有力的支撐,也是男人有責任感、有愛心的一種表現。 (蔣豐《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總編輯、《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