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歐盟對成員國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須降至3%上限以內的要求,荷蘭現任政府進行了長達7周的減赤談判,但最終未能達成一致。荷蘭政府23日發布新聞公報,確認首相馬克·呂特已向女王貝婭特麗克絲遞交內閣辭呈。這意味著執政僅一年半的現任政府垮臺。
圍繞額度達140億歐元(約合184億美元)的財政赤字削減談判未能達成一致,無疑是迫使呂特提出辭呈的直接原因。但實際上,由于呂特政府執政伊始就是無法強力掌握議會多數席位的少數政府,執政聯盟一年半以來已經面臨不少紛爭。因此,“3%”的歐盟財政紀律可謂是壓垮現任政府的最后一根稻草。
極右翼政黨新自由黨領導人海爾特·維爾德斯在減赤談判達成協議前最后一刻放棄,給呂特政府壓上了這“最后一根稻草”。呂特認為,維爾德斯在最后一刻的放棄“導致我們兩手空空。”執政聯盟中的基民盟領導人兼荷蘭經濟、農業與創新大臣馬克西姆·費爾哈亨也說:“在簽署協議的最后一刻,維爾德斯放棄了他的政治勇氣。這令人遺憾!”
呂特領導自民黨在2010年6月舉行的大選中獲勝,隨后與基民盟組成執政聯盟,并在新自由黨的支持下組成少數內閣開始執政。這一少數政府自上任以來就面臨經濟改革、移民政策、阿富汗撤軍和削減赤字等諸多難題,而三黨合作中出現的任何細微縫隙,都可能引發執政聯盟的垮臺。當時荷蘭媒體就評論說:“新政府的成立充滿了不確定因素。”
早在去年年底,就有分析人士認為,呂特內閣很可能在今年年初遭遇垮臺危機。其主要原因是隨著歐債危機蔓延,經濟實力強勁的荷蘭也逐漸難以獨善其身,開始陷入衰退。面對多方壓力,呂特必須加快推進一系列改革措施,帶領荷蘭走出困境。但作為少數政府領導人,呂特在議會中面臨諸多掣肘,倒臺并非意外。
近幾十年來,荷蘭政壇力量比較分散,除自民黨、工黨、基民盟與新自由黨這四個主要政黨外,還有十余個政黨,這導致在近年來的選舉中一直沒有一個政黨能夠獲得絕對多數議席而穩固執政。
令人們記憶猶新的是,荷蘭前任政府曾在2010年2月因阿富汗撤軍問題倒臺,成為前任首相揚·彼得·巴爾克嫩德歷經四任政府執政八年的終點。此次政府倒臺,已是荷蘭政府近10年來第五次。
荷蘭政治危機為經濟恢復增加了諸多不確定因素,也很可能為歐盟解決歐債危機的努力帶來更多困難。伊拉斯姆斯經濟學院伊沃·阿諾德教授對新華社記者說:“這將導致荷蘭面臨的經濟難題需要更長時間才能解決,而解決危機的過程中也將充滿更多不確定因素。”
目前,荷蘭是歐元區四個維持最高3A評級的國家之一。但國際主要評級機構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上周曾警告,可能視減赤談判結果決定是否下調荷蘭評級。荷蘭中央銀行行長克拉斯·諾特說,一旦遭降級,荷蘭的債務利率將上升大約1%,令減赤變得更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