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兩大新興經濟體印度和巴西將召開新一輪的議息會議,與此前數月歐債危機暫時平息、全球經濟前景趨于明朗化不同,目前新興經濟體普遍面臨日益復雜的內外經濟形勢,已進入較為微妙的貨幣政策調整期。
市場普遍預期印度和巴西將分別以降息來應對當前外圍經濟形勢的再度急轉,即美國復蘇動力不足、歐債危機風暴眼轉移至意大利和西班牙以及新興經濟體增長率出現滑坡,如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近日陳述的“(全球經濟的)風險依舊高企,經濟情況仍很脆弱”。
當然,通脹率的回落是外界預期印度和巴西央行本周將降息的主要誘因。今年前三月印度批發物價指數(WPI)同比升幅分別為6.89%、6.95%和6.89%,在去年的大多數月份里印度通脹率都在9%以上,而在2010年的3月至6月份,該指標連續四個月超過10%。為抑制國內通脹局勢,印度央行從2010年1月至去年10月累積加息375個基點至目前的8.50%,此后該行一直維持該利率水平不變。
巴西方面,巴西通脹率自從在去年9月份見頂(7.31%)后,便開始逐步回落,今年3月份最新通脹數據為5.24%。但與通脹率一同回落的還有經濟增速,去年巴西的經濟增長率僅為2.7%,不到2010年增速的一半,兩大因素導致巴西貨幣政策在去年出現“急轉彎”,即從上半年的累計升息175個基點轉變為下半年的累計降息150個基點,并在今年兩次降息至當前的9.75%,累積幅度達75個基點。巴西是新興經濟體中貨幣調整頻率最高的國家,充分凸顯其貨幣政策調整的難度。
另外,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動態也在很大程度上牽制或影響著新興經濟體的相關決策。如美聯儲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QE3)的預期雖然降溫但是仍為待選工具,日本央行和英國央行近期進一步擴大量化寬松政策也是“箭在弦上”,部分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的寬松預期仍然較高。
發達經濟體此前創造的巨額流動性也已經顯露其負面效應,這表現為大宗商品價格高企和國際投機資金再度活躍,前者導致的輸入性通脹壓力上升制約了諸如韓國、越南和菲律賓等經濟體的貨幣寬松空間,從而進入貨幣政策觀望期;后者則導致巴西、哥倫比亞和秘魯等新興經濟體推出匯市干預措施或資本管制舉措來抑制本幣的升值。巴西近期的大幅度降息其中一個目的便是縮小實際正利率水平,減少熱錢流入數量,但由于新興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的平均利差較大,在市場風險偏好好轉的情形下,新興經濟體重新吸引巨額熱錢流入,亞洲開發銀行在最新發布的《2012年亞洲經濟展望》報告中就表示亞洲發展中國家在貨幣決策中需警惕國際投機資金的影響。
總而言之,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性的陰霾日趨凝重,發達經濟體的寬松舉措為市場注入巨額流動性,加大了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性,并使國際投機資金再度活躍,新興經濟體不得不謹慎觀望和提前布局以穩定實現經濟的平穩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興經濟體的貨幣決策難度正在日益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