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網站日前發表題為《朋友如斯》的署名文章,作者巴德學院英國歷史與文學教授理查德·奧爾德斯在文章中指出,隨著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30周年的臨近,南大西洋的緊張局勢再度升級。現在來回憶“馬島戰爭”似乎有點不同了:這場沖突通常被盛贊為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與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之間“特殊”關系的最高點。然而,美國當時的反應以及接下來改弦更張的企圖突出表明了,這一歷史關系實際上是多么復雜,甚至是多么難以駕馭。
里根1981年走馬上任時,撒切爾夫人已經在位一年半有余。他們自稱是保守的精神伙伴。“你們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問題。”撒切爾夫人在與里根首次在華盛頓舉行會談時對他說,“如果你們要找朋友,我們隨時都在。”白宮新聞秘書詹姆斯·S·布拉迪之后開玩笑說:“只有鐵撬棍才能把他們分開。”
然而,在“馬島戰爭”期間,看上去更有可能的是,撒切爾夫人會用同一根鐵撬棍擊打里根。
雖然多數美國人從未真正理解關于馬爾維納斯群島的紛爭,但對英國來說,阿根廷對這些受風侵襲的島嶼的入侵是嚴重的事情。
面臨辭職壓力的撒切爾夫人原指望得到里根的堅定支持,通過武力奪回這些島嶼。但相反,她得到的卻是美方有意的中立態度。“我們跟兩個國家都是朋友,”里根總統輕描淡寫地說。真的值得參加那場他稱之為“又小又冷的一堆島嶼”引發的戰爭嗎?
里根用輕松的言辭掩蓋了一個戰略困境。美國與英國是長期盟友,但到了1982年,阿根廷的右翼軍政府成了美國在拉丁美洲的重要冷戰盟友。
在入侵前,當時的阿根廷領導層曾問里根的巡回大使弗農·沃爾特斯,如果阿方占領馬島會發生什么。沃爾特斯對他們說,英國會“吸氣,呼氣,抗議,然后什么也不做”。
當然,這一估計不正確。撒切爾夫人派了一支特遣部隊去收回這些島嶼的主權。而當里根向撒切爾夫人施壓讓她不要發動戰爭時,她“深感震驚”。美國國務卿小亞歷山大·M·黑格在華盛頓、倫敦和布宜諾斯艾利斯之間穿梭數千英里,但未能說服有關方面達成協議。撒切爾夫人在唐寧街10號接待黑格時掛出了英國最偉大的戰爭英雄——惠靈頓公爵和納爾遜勛爵——的畫像,以此表明英國已做好戰爭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