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北部撣邦集市上,以背貨為生的少數民族山民。孫廣勇攝
最近在東南亞發生的那些重大涉華事件,讓很多中國民眾看到了與我毗鄰地區的少數民族問題的復雜性。在這些事件的背后,都有少數民族問題的影子。中國船員在湄公河上被害,就發生在一個少數民族問題十分復雜的區域;緬甸政府突然擱置的對華合作項目密松水電站,就建在一個有著獨立武裝的少數民族地區。
東南亞的少數民族問題有幾個特點,一是多,5億多人口的東南亞11國中,生活著約300個民族;二是一些少數民族地區比較貧困,經濟落后;三是部分少數民族仍具強烈獨立傾向,甚至仍在從事武裝活動。
對于正不斷加深與東南亞關系的中國來說,更重要的特點還在于,與中國毗鄰的地區不僅少數民族比較多,且相對貧困,與所在國政府關系也非常復雜。這些地區是中國發展邊貿的重點,同樣也是未來中國東盟交通網絡的樞紐之地,有些地段甚至可被稱為“咽喉要道”。
比如,“金三角”所在的緬甸北部、老撾北部地區,就是湄公河大通道的必經之地。但這一地區經濟落后,少數民族問題突出,局勢常常動蕩不安。近年來,毒品種植、生產和販賣也出現了死灰復燃之勢,嚴重影響著周邊的安全與穩定。
如何通過合作幫助少數民族融入發展的主流之中,是中國與東盟關系中一個更具宏觀和長遠意義的戰略問題。實際上,這個問題解決得成功與否,也直接關系到雙方合作深入的程度。
近年來,中國與東盟經貿關系的發展,激發了這一地區的內在活力,使這一地區成為世界經濟的重要動力源。但另一方面,中國與東盟加深經貿聯系,又不只是逐步建立起經濟布局上的互補關系,還要設法使合作成果盡早為更多落后地區分享,擴大合作的效應。
進一步推動與東南亞的合作,需要加大對東南亞少數民族問題的研究,中國的研究機構應有更多投入,以提出更多更具操作性的建議。一些想要走出去發展的中國企業,也應更多關注有關問題。進入這一地區,既要考慮如何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也要考慮有可能面臨的風險。我們只有把自己家門口的“環境”摸清楚,才有可能確!白叱鋈ァ辈椒サ姆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