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新聞》7月18日社論】題:中國的“核心利益”正在擴大
中國正在把涉及領土和主權的問題作為 “核心利益”,對外國采取了不妥協的態度。中國恣意擴大這種“核心利益”的范圍,引起了周邊國家的警覺。
“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是當前和今后中國外交的首要任務”, “在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的問題上,我們的立場都堅定不移,絕不做任何妥協退讓”。
這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最近在黨的機關報上發表的一段話。現在不光是軍方和媒體,就連外交官的語氣也比從前強硬了很多。本月下旬在印度尼西亞舉行的東盟及地區外長會議將重點討論如何應對中國的問題。
在鄧小平時代,中國優先發展經濟,采取了在外交上通融的做法。雖然聲稱對尖閣群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擁有主權,但并未將其作為外交的爭論點,而是將問題擱置起來“交給后代解決”。
此后的中國政府也一直采取了“以鄰為友”的協調外交姿態。奇怪的是,中國率先克服了2008年的全球經濟危機,“突然發現自己已是大國”,于是情況發生了變化。“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外交方針轉變為“堅持韜光養晦,積極有所作為”。
在此之前,中國絕不對外國做出讓步和妥協的核心利益,僅限于臺灣問題。其范圍得以大幅度擴大,始于外交上被稱為“09轉變”的一次重要變化。外國并未及時發現這一變化。
作為其證據,2009年11月奧巴馬總統訪華時發表的美中聯合聲明就包含了在主權問題上“尊重兩國核心利益”的內容。美國此后發現不妥,在2011年胡錦濤主席訪美時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拒絕再提“核心利益”。
2009年以來,中國的核心利益論開始升級。當年12月中方表示:“臺灣、西藏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問題都屬于核心利益。”
據說中國政府高官對去年3月訪華的美國副國務卿斯坦伯格表示:“南海屬于中國的核心利益。”美國表示了強烈不滿,提出應確保南海“航行自由”,以此來牽制中國,偏袒東南亞國家。由于中國此后沒有公開表態將東海和南海等有爭議的地區排除在核心利益之外,周邊國家的疑慮并未打消。
中國政府在主權和領土問題上拒絕妥協的姿態,加大了主張對外強硬的軍方和海上實力部隊強硬行事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