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巴拉克總統被迫辭職后,埃及局勢并未穩定,國內“去穆巴拉克化”勢頭兇猛,外交政策也在進行調整。外交政策調整當下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緩和與伊朗的關系;二是調整對哈馬斯和以色列的政策。
2月,埃及允許伊朗兩艘軍艦通過蘇伊士運河。外國軍艦按照規定通過蘇伊士運河,原本算不上新聞,但是,伊朗革命30多年后,伊朗首次派軍艦通過運河,的確引起國際輿論一陣不小的騷動。美國等西方國家擔心此舉意味著埃及會與伊朗改善關系。這種擔心不無道理。到了4月份,傳出埃、伊即將恢復外交關系的消息。伊朗媒體甚至迫不及待地報道伊朗已任命駐埃及大使。對此,兩國官方均予以否認。然而,埃及外交部發言人明確表示:“前政權一直將伊朗視為敵人,但我們打算實行不同的對伊政策!
4月26日,埃及過渡政府總理謝拉夫說,埃及與伊朗改善關系不會影響海灣國家的安全。埃及媒體普遍認為,埃、伊復交乃大勢所趨,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4月27日,巴勒斯坦法塔赫和哈馬斯在開羅草簽“巴勒斯坦民族和解初步協議”,內容包括組建聯合政府、8個月內舉行大選等重要決定。雙方定于5月4日在埃及正式簽署協議。巴勒斯坦兩大勢力分裂割據多年,為恢復團結多次談判,均無成效,這次達成協議除了雙方均有需要外,埃及的調解也是重要因素。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4月28日表示:“哈馬斯一向高調宣稱要徹底摧毀以色列,法塔赫與哈馬斯達成和解協議,等于為哈馬斯控制約旦河西岸開路。”更讓以色列不安的是,埃及外長4月28日表示,埃及正準備永久開放拉法口岸,使貨物和人員可以不再受以色列的監督,能夠自由進出加沙地帶。在穆巴拉克執政期間,加沙口岸由埃、以聯合管理并共同采取封鎖行動,給在加沙掌權的哈馬斯造成巨大困難。
美國視伊朗為其在中東的最危險敵人,視哈馬斯為恐怖主義組織,埃及改善與伊朗和哈馬斯的關系令美不安。
埃及過渡政府對內“去穆巴拉克化”,對外調整政策,旨在爭取民心,為9月議會選舉和11月總統選舉做準備。據媒體報道,在動亂時,民眾反穆巴拉克的口號中,就有指責他充當以色列的特務,與美、以走得過近的內容。
最新民調顯示,埃及54%的民眾希望取消1978年與以色列簽訂的和平協議。連埃及總統候選人、阿盟秘書長穆薩4月27日也公開宣稱,埃以和平條約是個錯誤,應廢除。埃及如果廢除埃以和平協議,影響將非同小可。民調還顯示,70%的人認為美國在埃及政局變化過程中起負面作用或未起作用,僅有15%的人主張同美加強來往。事變前,民調顯示,在埃及對美國有好感者占人口17%,F在這一比例又有下降。此外,向以色列輸送天然氣的管道兩次被炸。事變后,民意對政府決策的影響力明顯提高,埃外交政策的上述調整反映了民意。
埃及是中東地區大國,它的政策調整會影響地區格局,因此特別令人關注。埃及仍處于動蕩之中,尚不可能有穩定的政策,政策調整難免會有反復。埃及目前也不可能擺脫美國的影響和援助,在調整外交政策時勢將受到各種因素,特別是美國因素的制約。(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理事 安惠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