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為公司欲出資5000萬英鎊為倫敦地鐵鋪設手機網絡作為奧運賀禮,但英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了這一大禮。此前,華為曾有意收購美國公司3Leaf,但美方以同樣理由拒絕申請。
作為一家具有較高技術創新和研究開發能力,并掌握了不少核心技術的中國電信設備制造企業,華為公司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歐美市場的拓展,但是,卻屢屢遭到歐美國家的強力阻攔。從幾年前聯合美國股權投資基金貝恩資本收購3Com公司遭否、競標美國斯普林特公司移動電訊設備合同受阻到現在收購3Leaf公司和向倫敦奧運送禮被拒,歐美國家幾乎用的都是同一種理由——國家安全。
保衛國家安全、維護國家利益,是每一個國家都必須高度重視和認真對待的一項工作。但是,從近年來華為拓展歐美市場所遇到的一切來看,無論是3Leaf公司、3Com公司還是斯普林特公司,乃至倫敦地鐵手機網絡,都很難與國家安全掛起鉤來。唯一可以解釋的理由,就是擔心華為公司的進入,會威脅到所在國企業的市場競爭地位,影響到所在國企業的利益。于是,所謂的“國家安全”就變成了這些國家阻止華為進入的“擋箭牌”。
近年來,歐美國家針對中國企業和產品的貿易保護措施并不少見,尤其是金融危機爆發以后,這種行為已成了家常便飯。但是,需要引起有關方面重視和關注的是,近年來美、英等國針對華為的貿易保護行為,與一般意義上的貿易保護相比,又有了進一步的升級。傳統意義上的貿易保護,主要是通過反傾銷、反補貼、特保、調查等手段,而華為所遭遇的則是威脅“國家安全”這一莫須有的罪名。
原因在于,其他企業都是一般的加工企業和制造業,所生產的產品也是普通加工品和一般制造品,屬于低端制造業范疇,沒有什么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采取一般的貿易保護手段就可以起到阻止和限制的作用。而華為屬于高端制造業,并掌握了不少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具有很強的核心競爭力,歐美國家要阻止華為進入,只能用“國家安全”這類很虛幻的借口。
這也給了中國新的啟示,中國企業要提高核心競爭力,提高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不僅要面對自身的挑戰,還要面對外界的壓力,不僅要克服傳統觀念的束縛,還要改變外界對中國企業的認識。
那么,如何才能讓中國具有核心技術和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盡快進入歐美市場呢?顯然,僅僅依靠單個企業的努力是不夠的。一方面,中國企業要形成合力,共同利用國際規則,向國際市場,特別是歐美市場進軍;另一方面,有關方面要加強與國際組織的協調,幫助企業排解困難、化解矛盾、克服阻力。同時,在遇到類似華為這種被故意阻止的現象,企業應當與政府部門一道,通過政府與政府間的交涉,保護中國企業的利益。
同時,中國政府也應該以對等原則對待外國企業,凡是以不合理借口阻止中國企業進入市場的國家,中國也應該禁止該國同類企業進入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