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援引的是法國《瑪麗安娜》周刊12月26日發表的《中國為什么想收購歐洲?》文章的內容。該周刊認為,中國對歐元區國家伸出援手,主要是追求三個目標:第一,這一區域是中國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貿易伙伴,中國此舉可以維護這個區域的金融狀況。第二,在人民幣問題上取得歐盟的支持,允許中國繼續維持人民幣低匯率和大量出口。第三,實現投資多元化,增持歐元債券,減持美元債券。
事實上,中國已表示將購買40億至50億歐元的葡萄牙國債,中國還表示將分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拯救歐元危機應對基金總額2500億歐元中的155億歐元。此外,中國對歐洲部分國家的投資近年來也在加大力度,中資企業目前投資的項目主要有:希臘港口、塞爾維亞橋梁、波蘭高速公路、羅馬尼亞能源網絡以及葡萄牙海運公司。
目前,中國購買歐元區國家國債和在歐投資已明顯超越美國。然而,中國的這些舉動并非總是受到歡迎。例如,中國目前列對德國投資國家排行榜的第四位,僅在德國北威州就有660家中國公司,被稱為“中國投資商在歐洲最大的投資地”。但從德國發出的對中國投資感到恐慌的聲音也顯得最多,德國的歐盟專員歐廷格甚至警告說:“中國在接收歐盟,我們歐洲人在出賣自己的靈魂。”
出現這種情況,說明西方一些國家翻手為云、覆手為雨是他們的慣用伎倆。在面對中國介入歐元區國家的債券市場或在歐洲投資時,他們同時向中國伸出了兩只手:一只手是掌心沖上,希望中國能在金融危機當中給予援手,拉歐元區國家漸漸走出低谷;另一只手則是手心沖前,以示拒絕。
當然,導致他們這種兩面性的原因十分復雜,但西方國家對中國“利用+防阻”的投機心理是導致這種兩面性的主因。由于他們實行“兩面下注”的對華政策,其直接后果就是雙方無法深入合作,“穩定——震蕩——穩定”的周期性規律性問題長期存在,甚至發生某些局部性的“硬沖撞”。例如部分歐洲國家在經濟上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希望中資企業投資,而在人權等問題上卻責難中國。
由此看來,西方鼓勵中國購買歐元區國家國債是一種戰略,其炒作中國“收購歐洲”的目的是給中國“戴高帽”,促使中國對希臘、葡萄牙實施救助,購買這些國家的國債。不過,西方在給中國戴上“收購歐洲”高帽的同時,也會給中國戴上另一頂高帽——“中國威脅”。中國增持歐元區國家國債以及在歐洲投資的快速增長,將引來他們對中國經濟實力強大之后的擔憂,造成“中國威脅論”盛行。
然而,站在中國國民的角度,我們認為,中國投資歐洲固然好,但沒必要超越國家的實際,去解決歐洲人的問題。當前,政府最大的責任莫過于把自己的國家建設好,到2020年能讓占世界總人口1/5的中國人過上小康生活。(摘自2010年12月30日光明網-光明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