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慈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們對于災難或者一些突發事件的響應。無論是誰,在發生災難之后,都會第一時間想,我能做些什么?這種態度和行為很讓人驚嘆。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素來都有樂善好施的傳統。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中國的慈善能力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教育領域我能做些什么,在環境保護方面我能給予什么幫助——在中國慈善領域中,提供幫助的意愿能力在不斷增長著。而與之相適應,接受這些幫助的能力也需要加強。我們看到,現在很多人在進行著這方面的努力,這很讓人高興。
當然,慈善需要智慧,需要對慈善事業內在規律的把握。30年以前,中國沒有什么人有錢,現在的這一代富人是中國第一代的富豪,所以他們很多人對于慈善事業不是特別了解。而且慈善事業在中國發展還處于比較初級的階段,盡管它發展的速度非常迅速。
在從事慈善工作的過程中,總會有捐贈者擔心,接受捐贈的這個組織是不是足夠有效率,會不會揮霍或者浪費了我的捐贈。慈善事業在美國已經有了很長的歷史,但這樣的擔心也從來沒有消失過。
這種擔心是好的,因為它能夠督促基金會或者其他慈善機構,如何更好地用好善款,提高效率。
現在,我們雇傭了很多專業的人員來從事慈善事業,通過專業化水平的提高,來保證慈善事業效率的提高。同時,還有透明度的問題。蓋茨基金會會對善款的處置,進行具體的記錄,這一切都會向公眾披露,大家都可以查閱。
慈善事業本身也是一個自我培訓和教育的過程。像別的事情一樣,勤于練習總會有所進步的。(比爾蓋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