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國家選舉委員會5日下午公布了4日舉行的波蘭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的正式計票結果,波蘭代總統、眾議院議長、執政黨公民綱領黨候選人布羅尼斯瓦夫·科莫羅夫斯基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勝,當選波蘭總統。最終計票結果顯示,科莫羅夫斯基的得票率為53.01%,波蘭已故總統萊赫·卡欽斯基的孿生哥哥、反對黨法律與公正黨候選人雅羅斯瓦夫·卡欽斯基的得票率為46.99%。全國總投票率為55.31%。
分析人士認為,科莫羅夫斯基的獲勝將使公民綱領黨的影響力變得更為強大,有利于國內政局和對外關系的穩定。而科莫羅夫斯基之所以最終登上總統寶座,有著多方面原因。
首先,他受益于公民綱領黨的影響力,得到該黨主席、現任總理圖斯克的強有力支持。公民綱領黨自2007年上臺以來施政成效顯著:波蘭是自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歐盟內唯一經濟保持正增長的國家;波蘭政府近年來修復了與俄羅斯和德國的關系,在歐盟內部也在逐步改變“麻煩制造者”的不良形象。
而作為公民綱領黨總統候選人的科莫羅夫斯基提出了愿與政府合作、共同建設國家的政治主張,順應了民意。因此,選民出于對該黨的支持而投科莫羅夫斯基一票是符合邏輯的。
其次,科莫羅夫斯基充分利用了民眾對卡欽斯基兄弟的不信任。已故的萊赫·卡欽斯基就任總統期間,波蘭一度成為歐盟中的“麻煩制造者”,波德、波俄關系趨于緊張。總統、總理兩府矛盾不斷,既影響了波蘭的對外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波蘭經濟的發展。因而不少選民擔心雅羅斯瓦夫·卡欽斯基擔任總統將會使這種局面持續下去。
此外,科莫羅夫斯基在擔任代總統期間,處事方式較為溫和,與萊赫·卡欽斯基形成鮮明對比,因而得到了民眾的認可,為正式當選奠定了民意基礎。
科莫羅夫斯基的當選有利于總統、總理兩府的融合和溝通,對內將大大減少波蘭自劇變以來從未間斷過的總統、總理權力之爭,有利于圖斯克實施改變國家政體的遠大計劃,對外有利于波蘭制定統一的政策,為國家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圖斯克上臺以來多次表示要修改憲法,削弱總統權力,使政體逐步從總統制過渡到內閣制。而科莫羅夫斯基的溫和態度和不愿爭奪權力的思想正是圖斯克所需要的,圖斯克在黨內推選總統候選人的過程中全力支持科莫羅夫斯基,其目的就在于此。
從外交方面看,科莫羅夫斯基的當選有利于波蘭進一步改善在歐盟中的“麻煩制造者”形象,也有利于改善與俄、德的關系。
前總統萊赫·卡欽斯基對俄、德兩國的強硬態度眾所周知,這也影響了波蘭自身的經濟利益。有評論家認為,正是因為他的敵視態度促成了俄、德繞開波蘭建立輸油管道,波蘭因此落得油財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