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西安大慈恩寺的大雁塔門票價格分為淡季和旺季,淡季為20元,旺季為30元,一些游客反映這樣不合理。陜西省物價局經過調研,同意西安市大雁塔保管所取消大雁塔淡旺季門票,明確從今年12月1日起,實行統一門票價格,具體標準為每人每次40元。(10月17日《西安晚報》)
游客投訴門票價格旺季比淡季高不合理,物價部門就來個淡、旺季統一漲價,這一古怪漲價讓人哭笑不得,其邏輯可謂非常吊詭。網友紛紛驚呼其為“奇葩”漲價,就如同有人反映熱季氣溫30℃、涼季20℃不大合理,老天爺經認真調研后,將各季氣溫統一調整為40℃。民眾的訴求跟物價部門的漲價舉措,豈止驢唇不對馬嘴,簡直就是“你越投訴我越漲價”,看你還多不多嘴。故而,又有論者將其稱為“報復性漲價”。
不過在筆者看來,陜西省物價局這一“奇葩”之舉,并非全然與游客唱反調,有一半內容倒是迎合了投訴意見的,那就是統一票價。只是,滿足了游客“統一價格”的希望,卻來個漲價讓游客大失所望,活像在游客與景區之間“拉偏架”。而且,“拉偏架”的姿態還很露骨。
這或許讓人誤解了陜西省物價局的初衷。該局有關負責人事后回應質疑,說此次大雁塔門票上漲與游客投訴無關,其原因有兩個:一是考慮到大雁塔已經傾斜,出于保護目的,提升票價對上塔人數進行控制;二是由于大雁塔門票本身偏低。有此兩條背景,這一舉措似乎就并不那么“奇葩”了。也就是說,既有游客投訴票價“不均”的現象,也可能有景區反映票價太低、需要保護的情況。景區“患寡”,游客“患不均”,物價部門考慮到兩者都要兼顧,便作出了這一漲價決定。若如此,則其漲價與游客投訴,實屬時間巧合,造成了公眾“誤讀”。
可公眾仍不明白:若要控制上塔人數,辦法多的是,為何偏要依靠漲價?即便原來票價確實太低需要漲,也有一整套規范的流程。從今年10月開始,新的《旅游法》已貫徹實施,其中明確規定,“景區提高門票價格應當提前六個月公布”、“擬收費或者提高價格的,應當舉行聽證會,征求旅游者、經營者和有關方面的意見,論證其必要性、可行性。”陜西省物價局即便能解釋游客投訴是巧合,又如何能繞開白紙黑字的法規?如果未走規定的程序,僅靠拍腦袋就決定漲價,從情理上講,仍有“拉偏架”之嫌;從法規上講,則是“不合法的漲價”,應當立即叫停。
其實不只是大雁塔,當前國內不少景區似乎都患上了“漲價依賴癥”,漲價的理由五花八門,漲價方式也多種多樣。記得9月2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各省區市降低80家游覽參觀點門票價格》,平均降價幅度為37%,但一些知名景區不降反漲。根據前段公布的調價信息,未來數月內,全國將有超過20個知名景區門票漲價,漲幅從20%到60%不等。它們不一定都會遭遇大雁塔似的投訴“巧合”,大多數公眾也并不會“聞漲色變”,我們所擔心的,乃是作為“裁判”的物價部門有法不依、有規定不遵、有程序不走,在景區的需求與游客的訴求之間“拉偏架”。那最終只會出現“葫蘆僧判斷葫蘆案”,導致門票漲得離譜、漲成“奇葩”。(袁云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