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個部門”,不是一個笑話、而是一種怪狀——兩天之前,李克強總理在講到政府職能轉變時,拿出一份調查報告,“前幾天,我看到這個調查,企業新上一個項目,要經過27個部門、50多個環節,時間長達6—10個月”。上一個項目,就要“27個”衙門點頭,誰都要敲章,誰都要伸出手來,而到了真正需要“扶持”時呢?“有關部門”又一個都不見了,你叫企業如何“投資創業”?
其實李總理的講話中,還不止一個“27個部門”的調查,比如他說,就業創業難,也與政府部門的資質資格要求多、認定多、考試多、證書多大有關系,光“各級政府部門頒發的資質資格證書就有229種”。“一紙證書漫長的認定過程擋住了不少人的就業創業之路”,這是總理的嘆息。其實不只這些,李總理列舉的 “讓人費解”的審批事項,居然包括一條漁船的船名,也要經政府部門層層“核定”。
這段時期以來,我們聽到過上一個項目要蓋216個公章的事,等到兩年漫長的審批過程終于結束,市場早已明日黃花,投資方也早已“拜拜”。我們甚至聽說過老百姓辦一個準生證,結果驚動了10多個部門,蓋了三四十個章才罷休,現在又有了這個“27個部門”的調查和小小一個漁船名字的“核定”過程;钌氖聦,“讓人費解”的笑話和怪狀,再次告訴我們,“以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加法”,這一道加減題的破解是多么必要而又多么緊迫——政府改革,不只是“部門”的精簡歸并,而是職能的深刻轉變;審批變革,不只是“加快”,“一站式”、“一門式”加上“程序并聯”,結果圖章“一個也不能少”,而是要“放權”,“最大限度減少對生產經營活動和產品物品的許可,最大限度縮小投資項目審批、核準、備案的范圍,最大可能減少對各類機構及其活動的認定,原則上取消不符合行政許可法規定的資質資格許可”;而政府“放權”,也不只是在上下級之間分解、移易、授受,而是要堅持三個 “凡是”——凡是市場能決定的,就由市場決定;凡是企業應自主的,就由企業自己決定;凡社會能承擔的,就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傊,“這項改革,要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
做好這道“加減法”,首先當然是要突破思想觀念的障礙。我們不是一般性地講轉變觀念,而是說在當前困難的形勢下,尤其要樹立市場觀念,F在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資,空間已不大,必須靠市場機制。實際上,市場機制本身對經濟運行具有自動調節作用,是能夠調整一般性經濟波動的。如果過多依靠政府主導和政策拉動來刺激增長,不僅難以為繼,還會產生新的矛盾和風險。市場主體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是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的源泉。近20年來,民間投資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比重也上升到60%,現在還有很大潛力,但由于“玻璃門”與“彈簧門”的問題,仍然有著“有錢無處投、想進進不去”的現象。可見要“下決心打開轉變政府職能這扇大門”,把該放的權力放到位,以期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發展活力和創新力,我們還是要推進新一輪的“解放思想”。
做好這道“加減法”,更必須沖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說“放權”有阻力、有難度,甚至要面臨“很大的挑戰”,其中一條,是說政府部門如果權力過大、過于集中,管了許多不該管也管不好的事,就有可能成為“權力尋租”的溫床,一“加”一“減”,不但會涉及到我們的原有體制、思維方法和習慣的行為定勢,還會涉及到一部分人的權力格局和原有利益,因此“斷腕”的放權過程,對我們某些同志來說,也可能有“割腕之痛”,是一個自我革命的陣痛。但我們必須忍受這個過程,因為這不但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當務之急,還是反對腐敗,杜絕尋租的根本之策——剛剛落馬的原發改委副主任劉鐵男,“進去”之前不到三個月,一邊寫檢查材料,一邊“加速”批掉了50多個項目,差不多每天要批一個。劉鐵男究竟要干什么,還有待于調查,但劉鐵男手里為什么有那么大的“審批權”,他手里“一支筆”又會為誰謀利,倒是一個值得“解剖”的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