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這是十八大報告確定的大會主題中的最后一句話。也是這次會議的落腳點。胡錦濤在報告中開宗明義——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
從十六大,到十八大;從建設,到建成,十年時間,只在一字之變間。但是,小康,這個在改革開放之初看似遙遠的憧憬,由期待行將成為事實。一字之變,是承諾,更是宣言。小康,正從一張藍圖的時間表上走下來,兌現成中國百姓的現實生活。
小康二字,從它誕生之日起,就充滿著溫暖的意味。它是每個小家庭的富足融融,是整個中國社會大家庭和諧的生存狀態。直到今天,帶領人民走進小康社會,依然是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
這是一場曠世絕無的接力奔跑。一個13億人的國度,幾代人的不懈奔逐,本身就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跡。當13億中國人全面進入小康社會時,世人才能真正領會到,什么叫做把人民的利益高高地舉過頭頂。
小康,是中國頂層設計與民心所向,達成完美結合的成功范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歸根結底是要改善民生。人們既要看到身處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GDP增長有一個漂亮的數字,更要看到自己的錢包,隨著這些令世人驚嘆的數字而一天比一天豐盈;既要感受到國強,更能體會到民富。
十八大報告,“建成小康社會”的前綴是“全面”。全面二字,正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鄭重承諾。這個承諾的背后,包含著信心,也包含著困難。而擺在眼前最迫切的一條就是,在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如何成功地推動改革、推進社會分配的公平與正義。
從建設,到建成,一字之變,但百姓的期待沒有變。百姓眼中的小康社會,就是有一份稱心的工作,能養得起父母孩子,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天更藍、心更暢。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五千年來每個普通中國人心中向往的一片桃花源,是13億中國人用辛勞與智慧給人類社會帶來物質巨變的一份貢獻,也是中國共產黨交給世人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一份成績單。
十年時間,在歷史的長河中,只是一瞬間。百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句承諾中,讀出了緊迫讀出了決心,更讀出了艱苦與挑戰。正是這樣的清醒與倒逼,它讓民眾在這句承諾中,感受到了信心和希望。這便是一字之變,帶給民眾最大的魅力所在。
@二到真無窮:關注這八年,也將是我奮斗的八年。
@邊遠荷塘:共同迎建小康社會。
@新華視點:小康社會,應該不只是物質上的更加富足,還應該讓我們的生活有更多的閑暇、更多的選擇、更多的尊嚴。八年,不過彈指一揮間;任重,道卻并不遠。
@忘不了:祖國要富強,人民奔小康,要走科學發展之路,乘十八大東風,再造輝煌。
@寄語:期待祖國綜合國力不斷提高,城鄉差距減小,全民能過上小康日子!
網友老黨:我感到百姓在社會生存沒壓力,有一個公平、公正、和諧相處的社會環境;生活負擔輕松,在承受贍養老人、撫養子女以及在基本醫療、教育、住房方面沒有壓力;在工作上公正平等,雖有分工不同,而無貴賤高低之分,勞動報酬上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加班有償,勞保有則,有一個安全得到保障的環境。還要有文化精神方面的豐足享受。這就是我理想中的“全面小康”建成的社會景象。
網友“方山探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彰顯了我們黨領導人民謀劃新發展、取得新成就的政治自信和智慧。十六大以來,我們黨經受住了各種困難和風險的考驗,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事實勝于雄辯”,在內憂外患的復雜國內國際形勢下,我們堅信中國共產黨有能力、有實力、有信心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既定目標。
網友“張青山”:黨的十六大、十七大確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和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全面推進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取得了重大突破和進展。胡錦濤總書記報告中把“建設”更新為“建成”,更加明確了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和時間要求,令人振奮。
[責任編輯:張潔]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