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是否存在價格壟斷一事,2011年11月9日,央視《新聞30分》報道稱,發改委證實電信聯通因涉嫌價格壟斷遭調查,各界眾說紛紜。隨后《人民郵電報》在頭版以“混淆視聽,誤導公眾”為題對央視有關報道提出質疑。近日,央視官網中國網絡電視臺又制作專題,并專訪電信政策專家高紅冰,對“目前各界眾說紛紜”的問題進行解讀,專題列舉了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的有關文件等證據,并引述高紅冰的介紹稱,“電信聯通壟斷事實確鑿”。(中新網11月15日)
看多了國內媒體的“高度一致”,此次出現的“媒體對壘”和“相互掐架”,而且還是高規格的國家級媒體的相互PK,不免讓人眼前一亮。
不可否認,以往的國內媒體,在一些敏感問題上,尤其涉及國家部委的有關問題上,可謂慎之又慎,報道時盡量避開敏感點,甚或寥寥數語完事。即使出現爭議,也會“讓時間說話”,最終“不了了之”沒有下文;蛘哂蓹嗤襟w“一錘定音”,無論其他媒體有無意見,都會選擇“沉默”應對。此次央視、人民郵電報等如此觀點鮮明、大張旗鼓地PK,讓讀者看到了媒體日益活躍的言論之爭,亦看到了日益公開的信息發布。
這樣的爭議,有利厘清事實,把群眾關心、關注的電信資費問題公諸天下,從而進一步推進各項政策措施的實施。眾所周知,電信資費一直以來都是全民質疑的焦點問題之一。此次國家發改委能及時通過媒體曝光兩大電信巨頭存在的問題,就是把事情攤在陽光下,以便公開、透明解決。而相關媒體又能快速跟進,給問題曝光、爭議以足夠的時間、空間,就是對解決問題以最大的支持。
此次媒體大PK,源于中國電信和聯通涉嫌“價格壟斷”而遭調查,對反壟斷法來說,此次調查具有破冰意義。調查、報道、PK,有利于電信法規的厘清和深入人心,也有利于進一步樹立《反壟斷法》的威信。再加上此前山東兩家藥企因價格壟斷被處巨額罰款,相信《反壟斷法》會被更多民眾所了解和熟悉。同時,兩大電信巨頭遭調查,也傳達了法律面前,大小企業一律平等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