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禪城區祖廟街道原黨工委書記鄭年勝,因“佛山名鎮”改造項目下馬,其涉及貪腐數額達2260萬元,挪用資金達1億元。辦案人員表示,偵辦過程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11月9日《廣州日報》)
若說此案的最大懸念在哪里,我想只有一個:是誰制造了查辦億元貪腐的“強大阻力”?按照該市紀委一干部的說法,他在紀委工作五年,還沒有遇到過如此大的阻力,其他辦案的同志也同樣受到了阻力和勸告,甚至威脅。如今就要繼續追問,幕后到底是何方神圣,具有如此大的能量?這個問號倘若不能迅速拉直,必然讓人憂心不已。
正所謂“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在反腐敗領域,自然也不會出現“無緣無故的強大阻力”。換言之,這塊巨大“奶酪”的分享者,除了已然落馬的一干貪官,肯定還深藏著未被隨“蘿卜”一起拔出的“泥巴”。
“強大阻力”來自何處要是不查清,該案查辦的意義也便大打折扣。道理十分簡單,“保護傘”撐得平平安安,或者說“分贓者”只傷一指,隱于幕后、大造“阻力”的角色,也就絕不會乖乖認命、輕易服輸。其結果,要么是鼓勵被查者“一人做事一人當,它日出來兄弟幫”,要么就是“吃了一塹長一智,往后群貪更細致”。
坊間從來就有“不怕去告,就怕見報”的說法,腐敗案件的披露,同樣存在著類似“見報效應”。既然捅開了遇到“強大阻力”的窗戶紙,相信無論從紀檢部門的高度警醒,還是從社會輿論的窮追不舍,那些“阻力制造者”若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估計只能祈求“菩薩保佑”了。所以,公眾應該有信心地期待,億元貪腐案中幾個街道官員的落馬,并不會是查辦過程的真正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