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張北縣縣委書記李雪榮,也算網絡名人了。早前,在一段《縣委書記》的音樂視頻中,他因為被捧為“紅太陽”而馳名網絡。彼時,他已經不僅被眾人質疑,更是被集體嘲諷。這兩天,他又火于另一段視頻。視頻記錄了他調任張家口市副市長,在離開張北時被眾多群眾送行的場面。現在,在網絡上,基本只剩下嘲諷、叱罵了。(《齊魯晚報》8月29日)
此中緣由,明擺著的,有刻意組織的嫌疑。特別如眾多群眾送行場面,非經組織不可能形成——需有人力、物力投入外,更需要對相關信息的了解。就是說,非李雪榮或者身邊人物參與組織,或至少將行動信息刻意透露,不可能有特定結果。
相關行為能不能被民眾接受?不妨看看歷史故事。以《七品芝麻官》為例,他為民申冤,他得罪了侯爺,他辭官而去時,也是悄悄地走,回歪脖樹下賣自己的良心酒。實際上,無論進退榮辱,離任時都悄悄地走,不驚官,不擾民,在典籍中,這幾乎是賢良之士共同的行為準則。民眾對一個好官員的希望、要求,和官員個人的素質修養,都存在其中了。
又必須說到縣委書記李雪榮的政績。我想強調兩點:一、世事復雜,得失共存,由得民眾共評說。如報道中提到的“草原音樂節”,盡管作為其個人政績提出來,但概而言之,這般政府主導的節慶活動,在今時今日被越來越多的人不待見了。又如報道中所提到的,對于李雪榮的評價,有人說好,也有人說壞。在現代社會,重要的是任何人有出于個人意愿對轄區內的公共事務、公眾人物說好或者說壞的權利,以行政手段、財政資金勒令或者利誘民眾必須對公共事務、公眾個人說好或者說壞,則是不能被允許的。
二、制度影響者大,個人影響者小。即李雪榮身為轄區內的最高級別官員,特別在行政權力獨大的前提下,誠然能強力推動地方發展,但主導地方發展的最重要力量,終究是轄區內民眾的共同努力。同理,如果李雪榮要大上政績工程,在行政權力獨大的前提下,誠然也危害巨大,卻必須同時承認,但凡行政權力獨大,縱然李雪榮不一意孤行,王雪榮、張雪榮也會一意孤行。為此,必須張揚公民權利,以權利約束權力,擺脫“人亡政息”的規律,擺脫對權力人物的過分依賴。
而且,在具體事件上,李雪榮的被集體嘲諷,還不僅因為他主動或半主動地成為特定行為的主角,更因為他不過是縣委書記,行政級別為正處,頂多副廳級。想要當“紅太陽”,“說話沒有不重要的,指示沒有不英明的”,在相當程度上,這會被認定為小官抖了大威風,縣委書記做了“領袖夢”,是僭越了。
于是,引出了真正的問題,圍繞李雪榮展開的諸般行為不正常,究竟不正常在縣官李雪榮的僭越上,還是不正常在行為本身上?現代社會的一般倫理認為,是后者。即無論類似行為的主角是誰,都改變不了其行為本身的權力意識。
具體事件中,如此多人質疑、嘲諷、叱罵的主要只是李雪榮。而繼續延伸,如此多人質疑、嘲諷、叱罵的,真只是李雪榮,只是李雪榮這般較低層級官員的僭越嗎?不見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