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8月,5年一度的縣鄉人大代表直接選舉將在各地陸續展開。與往屆相比,自薦參選人大代表的人數明顯增多,此次縣鄉人大代表直選已經引起廣泛關注。
日前,復旦大學召開了一次學術會議專門研討這一現象。從該會議的紀要中我們可以看到,到目前為止,全國各地先后有103人宣布將參選。從地域分布上看,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中,除了西北和邊遠的一些省份,已經有21個省市自治區出現自薦參選人。其中廣東的人數最大,其次是北京和浙江。
自薦參選縣鄉人大代表,并不是新事物。此次的自薦參選除了人數較往屆多,還呈現出兩個顯著特征。其一,是宣布參選的時間十分集中。自薦者中超過90人是在5月25日到6月8日這段時間公布參選意愿的。6月初全國人大法工委負責人在中央電視臺就自薦參選現象表態以后,宣布參選的人數明顯減少。
另一個特征是互聯網的應用。微博,成為此次自薦參選的主要平臺。事實上,這種“毛遂自薦”參選人大代表的行為畢竟與慣常的組織方式不同,傳統媒體也鮮有報道,所以上述統計數據主要是從網絡上采集的,公眾也主要是從網絡獲悉其參選意愿和主張的。
從他們陸續發布的一些參選信息來看,立足社區辦實事、辦小事是其主流的參選主張。北京的一位參選人說要為所在社區的居民解決物業、交通等方面的麻煩事,比如生活用水、用電的保障;增設停車位;垃圾清運等實際困難。
社區,是公共生活的一種基本組織形態。社區里的事是瑣事,但只要涉及公共利益,處置不當、不及時,也可能釀成大禍。這大概是社區治理越來越為政府重視的原因。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以社區為基礎直接推選人大代表,不失為一個善治的良策。政治的本意,就是安排公共生活。大家的事大家辦,有商有量,民意能夠被充分代表,公眾可以直接監督,這與人大代表制度設置的初衷是一致的。
我們以往的基層人大代表選舉,在城市里主要是以“工作單位”為基礎展開的。這種安排,在當時的社會結構下有其合理性。但在社會急劇變遷、社會流動頻繁的今天,卻不無弊端。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工作單位推選出的代表與社區實際生活可能是脫節的。以工作單位為中心的“慣例”,在事實上已經影響到人大代表制度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人大代表設置的目的,也是要動員公眾廣泛地參與到政治生活中來。公眾的政治參與越充分,政府了解的民意越充分,就更有利于消除隱患、長治久安。自薦參選人為獲得選票,必定更重視宣傳自己的參選意愿和主張,這在客觀上會起到喚醒沉睡的選票,擴大公眾參與的作用。自薦參選人大代表,不離人大制度設置的初衷。因勢利導,促其發揮積極作用,不是不可以為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