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第三產業和民營經濟占GDP比例一直在下降,使得企業提供的就業數量明顯減少。
近日,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今年699萬高校畢業生為史上最多,甚至北京部分高校學生簽約率只有三四成。與此同時,很多企業卻又出現了持續多年的用工荒。為什么出現這種就業的“兩頭落空”現象?
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嚴峻,除了高校擴招過猛,部分專業與市場脫節之外,最關鍵的,是企業缺少足夠的用工容量,而之所以缺乏足夠的容量,關鍵在于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不合理。
目前,發達國家第三產業的比例,大約為70%左右,很多高新技術產業,高端服務產業,都集中在第三產業中。而在去年,中國的第三產業只有43.1%,處于落后水平。而且最近幾年,比例一直在下降,在知識密集型產業、服務產業萎縮的情況下,哪來的就業機會?
由于三產占比大約是70%左右,以及產業體系的領先,歐美的大學生,其就業基本在第三產業、高端制造業和新興產業。最近幾年,我們雖然也一直提倡要實現產業升級和突圍,大力發展第三產業、高新產業和新興產業,但是,目前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處于低端,要改變這種產業體系,非幾十年的積累不可。在此之前,中國必須堅守傳統產業。而且,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相對十年前,民營經濟的比重其實在下降——在高峰期,中國民營經濟占比達到了64%,而現在實際占比卻下降不少。
在社會結構層面,我國財富懸殊程度,比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更高。數據顯示,我國中間層只占人口的23%,遠低于發達國家70%左右的比重,階層分化嚴重。雖然階層分化各國都有,但是中國最大的問題,是階層逐步固化,縱向流動日益困難。中國社科院一份名為《當代中國社會流動》的研究報告表明,父輩具有社會資本的那些人,成為干部的機會比普通人多2倍。
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人力資源戰略的重大轉變。自2009年后,中國的大學升學率,已經突破60%,但是,中國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每年學校畢業走上社會的青年總數,卻在逐步下降。在傳統產業仍居于主導地位、大學生又不愿意成為制造工人時,大學生就業難和企業用工荒同時存在,也就不難理解。(羅天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