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山災區目前最大的問題是物資短缺。據悉,龍門鄉在地震中水廠嚴重受損,供水主管網受損130公里,支管受損70公里,城區3萬人飲水困難,農村8萬人飲水困難。在蘆山縣太平鎮,村民們在鎮口道路兩邊掛起牌子,上寫“缺水缺食品”、“缺帳篷”。另外藥品缺乏也十分嚴重(4月23日《京華時報》)。
4月20日8時到23日8時,目前已經過了“黃金救援72小時”。但是,救人并沒有止于“72小時”,當前及今后一段時間,生命搜救仍是首要任務。不過,在把搜救生命作為第一任務的同時,不能忽視災區的物資短缺。如果食品、藥品等物資不能及時供應到位,不排除某些地震“孤島”出現新的“災情”。
據報道,災區天全縣10余萬災區群眾缺少物資,急需帳篷12110頂,發電機200臺,手電筒2800只,棉被17100床等生活必需品。有村民攔住救災車質問:為何不給我們物資?再如,寶興縣城由于缺少帳篷,數千災區群眾露天住宿;龍門鄉十八溪五六百村民已接近斷糧。這些急需的物資關乎到災區群眾的生命和健康。
沒有經歷過大地震、大饑荒的人,或許無法想象物資極度短缺的情形。輕則,物資短缺會影響到災區群眾的身心健康。在死、傷、余震等氣息籠罩災區的情況下,災區群眾身心已經很脆弱,如果物資短缺,很有可能傷害更大。重則,缺少藥品等救急物資,很有可能威脅到生命或者容易引發爭奪物資等社會問題。
盡管有關方面通過空投、陸運等多種方式不斷向災區緊急“輸血”,但與實際需求之間的差距依然很大。筆者以為,多家媒體披露的“缺食缺水缺藥”等告急信息,就是一道道“命令”,既“命令”我們向災區及時提供所需物資,又“命令”我們反思地震預防體系和應急救援還有哪些疏漏。要減少損失必須服從“命令”。
首先要看到災區物資急缺的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客觀因素是,由于地震破壞了“生命通道”或者由于災區情況復雜,急需物資在第一時間難以抵達災區,就造成了缺這缺那。人為主觀因素也有多個,比如由于私家車擁擠在“生命通道”上,堵住了急需物資的運輸;救災還有一些盲點,例如某些被忽視的地方等等。
其次要反思地震日常預防體系是否完善。比如,地震頻發地區應該在平時儲藏足夠的救災物資以備應急救災。發生過汶川大地震的四川,是否在汶川地震后在各縣鄉儲備了足夠物資?這值得一問。如果每個縣鄉早有充分準備,顯然,現在不會出現急缺多種物資的情況。從這個角度而言,應反思我們的地震預防體系。
再者要反思災情如何才能變成“命令”。“災情就是命令”,這是我們常說的一句話。盡管“災情”包括很多內容,生命等待搶救是最大的災情,但物資急缺也是災情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命令”是否傳達到物資準備、調配、運輸、分發等各個環節,每個環節是否按“命令”履行各自職責,值得我們全面反思。
現在并不是物資匱乏的時代。蘆山災區急缺各種物資,只能說明物資供應環節與災區所需沒有完全對接好,那么就會出現災區外物資充沛,災區內物資匱乏的情況。顯然,目前既需要災區群眾耐心等待所需物資,甚至需要災區千方百計自籌部分應急物資展開自救,更需要物資供應系統按照災區“命令”緊急行動。
一頂帳篷、一盒食品、一粒藥、一滴水……可能對于地震災區之外的人來說并不算什么,但對于災區群眾而言,意味著健康、生命和希望。因此,蘆山災區缺什么物資都是“命令”,盡管這不是軍事命令、行政命令,但由于關乎生命,我們可以認為這是以生命的名義下達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