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一位教授、博士生導師做了半版的征婚啟事,見報之后吸引了諸多網友強勢圍觀。博導淵博的學識、強大的學術背景以及“不凡”的談吐瞬間激起千層浪,引起眾人關注。文言文夾雜現代文以及外文的闡述方式,辭藻華麗,被大家稱之為“征婚style”。(3月27日《揚子晚報》)
四語種撰寫、3000字征婚廣告、寫了兩個月,看來博導征婚非常“認真”,不是為了炒作自己,而是真誠找尋伴侶,大家稱之為“征婚style”實不為過。然而,從博導接受采訪的話語中,世人不難讀懂“征婚style”背后的悲愴。
在常人眼中,博導無疑是位成功人士,正如《非誠勿擾》節目組相關人士的評價:“不論是從經歷還是學識,都是國內一批高知分子的代表。”但是,相關人士的另一番評價——“因為過去忙于學業與事業的關系,而錯過了戀愛結婚的最佳年齡”,這個說法顯然站不住腳。學業事業與戀愛結婚,兩者并非水火不相容,很多人不是獲得了事業和愛情“雙豐收”嗎?博導成為剩男剩女,應該從主觀方面找原因,比如,為啥不喜歡看電視?為啥不用家常話征婚?為啥征婚只留下郵箱一種聯系方式?為啥連自己的真實姓名都不敢說?如果自己的“心扉”沒有敞開,“要想有個家”恐怕還真有一點難。
既然選擇了登報征婚,自然會打亂平靜的生活。而博導流露出的“全國很多家媒體發來短信,我只希望平靜的生活不被打擾”的擔憂和忐忑,可以看出其內心的極度矛盾和脆弱,這其實是很多沒有走出“大學象牙塔”的教授的通病。一方面,他們渴望愛情;另方面,他們恐懼愛情。當恐懼戰勝渴望時,他們往往選擇退而卻步;當渴望戰勝恐懼時,他們往往做出驚人之舉。恕我不敬,坊間有人把教授稱作“叫獸”,或許就是這么來的。
博導希望“自己的事自己搞定,不給別人添麻煩”,這肯定可以。但是,愛情這東西,有時還真不是自己就能搞定的。王安石歸納成功的要素,包括了“志、力、物”三個方面,“志”和“力”可以自己搞定,而“物”是自己不能搞定的。做事情如此,愛情又何嘗不是如此?有人確實自己就搞定了愛情,但大多數人的愛情是大家幫忙才搞定的,都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嘛!
博導敢于登報征婚,應該說走出了大膽追求愛情的第一步。萬事開頭難,只要“宜將剩勇追窮寇”,愛情或許很快就會到來;如果只是“沽名學霸王”,愛情的小小鳥可能不會飛到你的身邊。
“征婚style”令人愉悅,但必須讀懂背后的悲愴。“一旦你確實需要愛,你就會發現它正在等待著你”,英國文豪王爾德的這句話,道出了一個真理:如果真的需要愛,那就一定能找到愛;如果愛得似是而非、心不在焉,那么愛等的不是你,而是別人!(毛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