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給誰紅包?紅包里要包多少錢?收了人家的紅包怎么還?每到春節,對一部分人群來講,上述問題成為壓在心頭的“三座大山”。“我去年春節后一共買了5扎共50個紅包,到現在只剩下4個了。”昨日,家住武昌的白領陳小姐向記者感嘆,過去一年用掉了46個紅包,想來有些恐怖。(2月15日《長江日報》)
花錢如流水,春節變“春劫”,過年真不易。因過年而“叫苦不迭”,主要是因為人情壓力山大。長輩、晚輩都要給紅包,走親戚要帶禮品,同學聚會,請客吃飯……舉手投足離不開人情二字。當然不能簡單地給人情下一個“好”或“不好”的結論。重人情,尚禮儀,禮尚往來,傳遞情誼,本是我們一個淳樸的傳統。然而,當人情變成了“債”,不見了人情只剩下“紅包”的時候,又還有多少意義?
人情成“債”,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場景,而到了過年時候,這情形就更是得以凸現。“面子文化”在春節的集中爆發,再次反映了“人情債”正在變成人際關系中的難以承受之重。
在“人情債”面前,無法簡單地劃分出誰是害人者、誰是受害者,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情債”之所以泛濫之所以成災,恰是因為你、我、他都曾經或者還在為其推波助瀾。因此清除“公害”,還須依靠:你、我、他。
人情異化,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是這些年來,社會上滋生出了一股奢靡之氣。炫富擺闊,把窮奢極欲與面子劃上等號。因為糜費之風侵蝕,親情人情變得勢利。公款吃喝等“官員經濟”得到明顯遏制,必將引領社會風氣激濁揚清,人情正本清源,過年不再難,也是理所當然,可以期待的。
文/奚旭初 圖/趙順清